县委书记的述职报告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抓责任落实。先后 12 次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议,讨论部署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和重大活动。实行千分制方式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不打招呼、不发通知的形式,加强对乡镇、部门调研督查,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抓队伍建设。坚持在一线培育干部,加强对选派到村任职干部和在岗大学生村官队伍教育管理;坚持问题导向,约谈未按时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的乡镇党委书记 3 人,实现 33 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转化提高,处置不合格党员 4 名,问责 22 名相关责任人。 三是抓平台搭建。通过讨论制定《关于深化拓展“为民服务四项制度”的意见》,组织开展“三下两联一挂牌”活动,积极探究“支部+协会”村级进展互助资金运行模式,打造农村为民服务代理示范点 58 个,组织 2134 名在职党员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解决了一批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是抓经费保障。每年为每个村划拨办公活动经费 1.5万元,为每个社区划拨办公活动经费 5 万元。通过财政补贴、双联帮扶、乡村自筹等措施,筹资 820 多万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18 个,改扩建或维修 42 个。投资 390 万元,建成榆中县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系统平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主业意识不够强。到基层调研看项目工程多,问党建工作少,对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情况掌握还不全面。二是督促落实不够多。在宏观指导上多,督促落实上还是不够。比如,对如何发挥村级互助资金协会作用,自己分析讨论的不多,没有跟踪督促落实。三是整体推动不平衡。对“三争一促”活动等农村党建特色亮点,总结提炼得还不够,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运行规程。抓基层党建工作过于注重打造“示范点”,没有形成“风景”。对教育实践活动后续整改工作,跟踪督办的力度还不够。四是经费投入不够足。对经济项目建设投入比重较大,对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总体投入不足。部分村、社区阵地面积还不达标特别是还有 83.2%的村集体经济“空壳”。究其原因: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受以往“经济是硬任务,党建是软指标”思想影响,认为经济工作比党建工作在短期内成效更明显,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倾向。二是调查讨论不够深化。调研走马观花,对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了解掌握得不全面、不系统,对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总结提炼不够。三是办法措施不够多。对基层党建工作思考谋划得少,缺乏通盘考虑,尚未建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