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读书笔记 5 篇 《蒿庵闲话》有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嘉庆重刻本;山东书局光绪十五年(1889)刻本。下面是的我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爱 《蒿庵闲话》 偏重于经史训诂方面考证的笔记,二册,张尔歧撰。张尔歧(16121678),字稷若,号蒿庵,山东济阳今店子乡张稷若村人。自幼聪颖好学,熟读经史,兼及诸子百家。以诸生入清,不求闻达。所居败屋不修,集其弟四人讲说三代古文于母前,愉愉如也。妻朱婉婉执妇道,劝尔岐勿出,以教授乡里以终。张尔歧是明清之际著名经学家,编纂有《仪礼郑注句读》,又为监本(官定本)《礼记》石经《礼记》勘正脱误共 300 余处。晚年精研三礼,在济南讲授《仪礼》时,间或为当时著名学者顾炎武听到,顾十分敬佩其见解精辟,翌日绝早即登门访问,谈论欢洽,遂订交为友。后来,顾炎武在谈师论道时赞扬张尔歧: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清史稿儒林》中有传 《蒿庵闲话》是张尔岐入清废举子业以后二十年间的作品。书稿成于康熙九年(1670),为笔录读书所得,也有议论考据之作。卷末蒋因培的《附记》中有云: 此书自叙谓无关经学不切世务,故命为闲话,然书中教人以说闲话、看闲书、管闲事为当戒,先生邃于经学,达于世务,凡所礼记皆多精义,固非闲话之比。其中考辨三礼,解释名物,多有可取。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四丧礼主人不得升堂条即引述《蒿庵闲话》说法。诗文部分举韩愈《送文畅序》、《送高闲序》和《送文畅北游》诗为例批判韩愈不类儒者:韩文公《送文畅序》有儒名墨行、墨名儒行之语,盖以学佛者为墨,亦据其普度之说而以此名归之。今观其学,止是摄炼精神,使之不灭,方将弃伦常割恩爱,以求证悟,而谓之兼爱可乎。又其《送文畅北游》诗,大以富贵相夸诱,至云酒场舞闺姝,猎骑围边月,与世俗惑溺人何异。《送高闲序》为蓄有道一段,亦以利害必明无遗锱珠,情炎于中、利欲斗进,为胜于一死生,皆不类儒者。窃计文畅辈亦只是抽丰诗僧,不然必心轻之矣。 今有:《蒿庵闲话》商务印书馆 1939 年版;《蒿庵闲话》齐鲁书社 1991 年版;《蒿庵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版。 《潜邱札记》 清代偏重于经史训诂方面考证的笔记,六卷,阎若璩撰。阎若璩(16381704),字百诗,号潜丘,山西太原人,侨居江苏淮安府山阳县。阎若璩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祖父阎世科是明万历三十二年(1620xx 年)进士,官至辽东宁前兵备道参议,著有《敬刑录》、《计辽始末》诸书。父亲阎修龄,字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