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同济大学校史馆解说词VIP免费

同济大学校史馆解说词_第1页
1/2
同济大学校史馆解说词_第2页
2/2
第1页共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同济大学校史馆解说词大家好,我是同学志愿者讲解员,欢迎大家来到同济高校校史馆。同济高校一百年的历史就是“同舟共济”的历史。学校校名“同济”取自成语“同舟共济”,而“同舟共济”最早出于《孙子九地》。同舟共济比方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方利害相同。中、德、英三种文字的解释,不仅表明同济高校对外联系的优势和传统,而且也表明白同济高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同济高校最早发端于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这尊就是埃里希宝隆先生的雕像,百年校庆之际,德国前总统克勒莅临我校亲自为它揭幕。一百年来,同济高校多次辗转迁徙,不断进展壮大,先后在六个省的四十多个地方办过学。为迎接百年校庆的到来,在各地校友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取回了当地的泥土,组成了能够见证同济成长历程的这根泥土柱。螺旋向上攀升的造型,显示了同济人战胜困难,奋勇拼搏、自强不第2页共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息的奋斗精神。也正是在“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精神指引下,同济高校至今一共培育了27万各类人才。在百年校庆到来之际,我们搜集到了这些校友的资料,并将其录入到校友校友数据库中。假如您也是同济高校的校友,只要在这边的四台显示器上输入自己的姓名、学号或者工号,就能找到自己在同济高校学习或生活的印记。请大家跟我上二楼。我们校史馆有三个楼层,建筑面积1395平方米,仿上世纪30年月吴淞校内内一栋同学宿舍而建。一楼是纪念式公共大厅,二楼是学校的历史,三楼是最近十几年的进展。展现工程由管理学院1986届校友刘创捐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同济大学校史馆解说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