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呼兰河传读书笔记呼兰河传读书笔记(一)读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是在和呼兰河城一样宁静的家中细细读完的。吁了一口气,远望的目光中多了一份遐思,也多了一份怅惘。那个后花园,萧红不遗余力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的荒芜的后花园,不知是否是陪伴她童年的真实的天地;那些蜂儿蝶儿蛐蛐儿,是否仍在不知疲乏地舞着唱着。这七分的真实三分的飘渺,在萧红的心中,该是用什么样的彩丝带编织成的裂帛。那些蘸着她的脏手印的大个馒头,那只被罩着眼睛拉磨的毛驴,无不象陈年的米酒,发酵着她久远而凄凉的回忆。她的回忆是孤独而凄凉的。我能想象她在大门前写作时,肯定时时停下笔来,望着眼前的一棵大榆树发呆,思绪早已飞过树间的叶子,飞往辛酸的童年。童年里,有跳大绳时人们的喧闹的欢呼,有观河灯时壮丽的场面,有人们对掉进泥坑子的猪的嬉笑怒骂,还有人们对李永春药店的你称我道。只有没有一个贴心的伙伴,没有。眼泪不觉就掉下来了,稿第2页共1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纸上立刻湿了一大片。伙伴,稍稍称职一点儿的是祖父,这后花园里唯一开放芳香花朵的玫瑰,唯一结出甜蜜果实的樱桃树,给了童年的她以全世界的温情与爱,也给了她稚嫩的心灵以漂亮和善的向往,虽然她长大以后常常不懂得别人的欢乐。那个在我脑海中回旋多次的老祖父,我始终未能幻想出他的模样,因为我也从来没有见过我的爷爷。但想来他应有着长长的胡须,可以让我任意编织花样的胡须。温情,这带着远古回忆颜色的词眼儿,仅在祖父出场的时刻到来。其他的一切,仿佛都发生在这个世界,却都在我的世界之外。呼兰河城里的人大抵是这些:在黑夜中担忧地活着又自尊心极强的有二伯;尖刻无聊心眼儿小的老厨子;还有勤恳忠厚爱妻小的冯歪嘴子,唯一出场的女仆人公是率真开朗却被活活烫死的团聚媳妇。呼兰河的女人们可怕男人,不公平的地位昭示了不公平的命运。小城仿佛一个封闭宽阔的世界,生活并不单调,可怕的是重复。那几第3页共1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个粉墨登场的主角定是萧红细心选择的。他们身上重叠着很多呼兰河人的影象。他们并没有太坏的心思,纵使是讥笑嘲讽,也只为打发这简洁而冗长的时间。春夏秋冬寒暑往,生老病死平常事。他们的生活就象在山中自然开落的花儿,生命并不是象烟丝一样节节燃烧着那样漫长,而难测的命运则象无情地吹落了烟蒂上的烟灰。活着是小城里的人的唯一的生活目标,而没有其他的想望,就连想看看城那边是什么的想法有没有。因而人们活在了自己的目光里,但很满意。没有人的瞳孔里有哪怕一丝的奇怪的火焰,没有人的脑海中有怀疑询问的念头,为此我感到深深的悲凉。萧红用一种安静的笔调来呈现一个安静的世界,用自然的口吻叙述着小城自然的生活,莫非错了吗?我们总认为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理应有着它思想的深度,平铺直叙的故事肯定是哄骗了我们。但我没有觉得这种笔调和口吻不好。试想,当一个中年人推开往事的栅栏,用一个不太更事却又初涉人间冷暖的孩童的眼光,再一次经受那令人心颤的孤独第4页共1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的童年时,安静自然的下面,是一股多么肤浅汹涌的潮流。静水流深。萧红的内心有几人能真正理睬。以前读《呼兰河传》总是读得很快,或许是被她浅显流畅的文字所吸引,被后花园里的景象所打动,但这次读,几次欲放下书来,想喘口气。我时常感到那丰富多彩喧闹非凡的集会活动背后的凄凉,在自由拘束的乐土的后花园里有个萦围着的梦魇。萧红在用文字祭祀着记忆里唯一温情的百草园,随着祖父的阖然而逝而被尘封。心门永久关闭。她永久不会懂得别人为何欢快,因为她从来没有真正欢快过。我难以想象这样的童年这样的回忆会给萧红多大的伤痕,虽然这已被事实证明。我唯愿想象的是萧红在大榆树下举起笔行文时,眼里是否有一丝浅浅的微笑,或一抹浅浅的泪。往事仍旧清楚,人物却已远去。物是人非,这人世间最大的沉痛。无疑的,小城里的人多是和善的,他们自生自灭的活着也流露诞生命原发状态时的坚忍和乐观。他们顺着天生的命运的小河飘摇着,不知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