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 长亭送别 1 学案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2、鉴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曲词;欣赏崔莺莺的形象;学习本文运用多种修辞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重点 1、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2、鉴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曲词;难点鉴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曲词教法及教具 诵读点拨、讨论指导。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简介《西厢记》一、导入课文:于是有了:关关雎鸠的吟唱,孔雀永远的飞翔,那哭倒的长城,哭不倒的爱情,沉没的百宝箱,沉没不了的爱的向往,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朱英台,千古绝唱,唱着:“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万般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简介曲学知识,难解字词参看课文注释或查词典)《西厢记》是一部杂剧,以唱为主,由于古代的音乐没有音响资料流传,因此宫调的问题就成为曲学的难点。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古代音乐有七声: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如《窦娥冤》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长亭送别》用正宫,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说正宫的声情是“惆帐雄壮”。可见《长亭送别》这一折的音乐应是惆怅的、悲壮的。曲牌,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比如【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等,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然属于一种宫调。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曲词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一般要押韵,讲究对仗。三、旦:女角。 末:男角。 洁:和尚的别称。课文指长老。长亭:古代道路上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旅行休息用,常常是饯别的场所。 简介作者和《西厢记》剧情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 14 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四、整体把握亦有人说这段后两句是莺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