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骨干老师读书随笔读《心理与教育讨论方法》后一点收获小学骨干老师读书随笔读《心理与教育讨论方法》后一点收获一直以来,课题的选择与讨论成为困扰我的难题,尤其是课题讨论过程中方法的使用,屡屡成为我难以突破的瓶颈。通过研读董奇博士的《心理与教育讨论方法》一书,我有了一种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从中受益良多。董奇博士简洁易懂的语言以及系统详尽的介绍,使我“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通过研读,我对心理教育讨论有了重新认识《心理与教育讨论方法》一书系统梳理了根本概念与原那么、全面介绍了各种讨论方法,从讨论的起始到完成的各个环节入手,结合实例分析,讨论心理与教育讨论的特点、性质、类型、适用性与设计、使用原理和具体策略,既强调对概念和原理的正确、深化理解,同时也突出了对根本技能和策略的训练。语言深化浅出,阅读性、有用性强,这对于我们这些还处于摸索阶段的讨论者的成长、开展是非常难得,也是必要的。通过阅读,我知道了科学与科学讨论的定义,心理与教育讨论的性质、目的与功能,并了解了心理与教育讨论者的特别性。本书指出,作为心理与教育讨论的对象的人是有意识、有心理的有机体,所以心理与教育讨论涉及的各种变量很多而且复杂,这就决定了心理与教育讨论难以精确地解释和预测,而且通常不能对讨论对象做出精确控制与操纵。心理与教育讨论不仅要从科学的角度考虑,而且还要从道德、习俗、伦理以及人道的角度考虑。在讨论中,要注意个体的差异性。二、通过研读,我了解了心理与教育科学讨论的完整过程《心理与教育讨论方法》一书从广义的角度讨论讨论方法,分别从提出问题与假设、查阅讨论文献、进行讨论设计、收集数据资料,定性定量分析数据资料以及解释与呈现讨论成果等方面呈现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书中提到,提出问题与假设的方法有演绎法和归纳法,归纳法从数据、观察开始,然后形成更一般的假设;而演绎法那么从理论和一般陈述、一般假设开始,然后形成更特定的假设;检验特定假设比一般假设容易,而为了能检验一般假设就必须据其推出假设干特定的假设,通过对假设干特定假设的检验来检验它。讨论文献搜集的方法也有两种,一是检索工具的查找法,二是参考文献查找法。什么是检索工具查找法呢?就是利用已有的检索工具查找文献资料,现有的检索工具主要有目录卡片、目录索引和文摘等几种,一般来说,可以同时利用几种检索工具,这样可以弥补相互的缺乏。我们现在用的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