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彼得德鲁克读后感彼得德鲁克读后感(一)看到了关于用人方面的说法。德鲁克认为,人无完人。用人应当重点发挥人的特长而不要盯着短处。“样样皆通”很可能意味着一无是处。但是传统的西方企业的用人方法,或者是绩效考评方法,往往会导致“没有缺点的人”,结果也就是“仅仅符合最低要求的人”。而日本企业则因为不能因为某人绩效不好而降级或者开除,所以干脆没有考评制度。德鲁克很怀疑日本企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这种文化有关。我已经体会过了这两种文化。的确,现在所在企业的考评制度,有看上去特别全面的评估点,年终考评时都要特别消耗精力的去做评比,可是真的有用么?很可能一个人在项目上费心费劲,在考评时却因为每一个考评点上有明显的弱势,被比了下去。由于每个项目的难度,要求各不相同,很难比较两个不同项目上的人谁的贡献更大,而某些简单比较的点,比如证书的级别,下属人数,就会导致打算性的影响。结果是引导大家都在简第2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单比较,简单量化的事情上花精力了,要确保自己没有简单被比下去的弱项。可是正如德鲁克所说:学问工的脑力劳动是否真的有效,其实是很难评估的。对项目经理来说,考出许多证书的人很可能不如埋头干活的人有效,下属十个人的组长也未必比一个带枪匹马的人更有效。但是公司上级如何裁决?相比之下,以前的民营以及日资企业,倒是因为没有这么全面的评估,大家没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可以更用心地投入在工作上。东西方的企业文化真的是截然不同。根本缘由可能是,西方人认为人性本恶,而东方人认为人性本善。西方企业不信任员工会自觉地努力工作,所以注意用制度防止员工偷懒,也就是重法治,而东方企业则相反地,重人治。很难说两个方向谁更好。我现在留意到的是,东方企业正在引进西方企业完善的制度,而西方企业则对管理者提出了许多新的可以认为是人治的要求。盼望我在接触了这些不同的企业文化后,会成为更完善的管理者。第3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彼得德鲁克读后感(二)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这本管理巨着,是我觉得迄今为止在管理方面最系统最深刻的一本书。他的很多思想曾经启发了很多仁人志士,如今看了他的这本巨着也让我茅塞顿开。其中最让我深思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我们的业务将是什么,我们的业务应当是什么。”现在,作为一个用不同的方式卖书的书店,我们的抱负是用学问制造价值。抱负的实现并不简单,我们制造价值的模式还只是在摸索当中,为了能更好地进步,我先总结一下到现在为止的书店状况。现在以卖书为主,从“以书会友”开头,一方面可以积累一些客户资源,另一方面能够积累阅历,还可以略微地赚点钱。书是以活动的方式来卖的,我自己进行了四五个活动,有“雪中送书”“三余图书推举”“新周公解梦”等,这三个活动是我最主要的活动,也都进行得很好,尤其是“新周公解梦”活动,为好多伴侣解过梦,技术性还是有一些的。前段时第4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间,有时心情很急燥,在销售额和活动之间总是把握不好,虽然有几次说是要把解梦放在首位,可是还是不知不觉地要看销售额。这是我目前的也许状况。另外还有几个合伙人在各自努力着。小虎进行了一个“小虎装修询问热线”;老万搞了一个“吻雨设计询问”;咪咪在做“咪咪化妆询问”;AMULET在做“MBTI性格测试”的活动;等等。现在的也许状况就是这样,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制造价值,而在制造价值方面我们又该如何安排好时间和精力。这些天始终都在想这件事,现在就以自己为例来分析一下吧。我所能供应的价值可以说都包含在活动中。第一:“雪中送书”,意思就是供应比当当卓越更多的选择,许多绝版的书、印量少的书都能供应给顾客,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还需要再努力,一方面是“库存量”,我的方案是每人对自己专业的图书,有一个广泛的收集,我的话就是心理学、管理学的书籍,另外当然还要有一些大众性的文学社科图书,另一方面渠道要不断扩展。第5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