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工作思路科学进展观的内容非常丰富。简要地说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进展”。科学进展观要求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进展、统筹区域进展、统筹经济社会进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进展、统筹国内进展和对外开放”,科学进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实质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进展,坚持经济社会进展与环境爱护相统一,从而实现更快更好的进展。科学进展观对城市建设工作有着直接的、详细的、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特殊是近5年来,我市建设事业进展势头强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行、各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城市道路、桥梁、供水、供电、通信、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公交、燃气、防洪、抗震等各项基础设施及公益性设施建设取得了飞速进展,城镇居住环境普遍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市建成区面积由“九五”末不足10平方公里进展到现在13个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13万人。但是,根据科学进展观的要求,用新的视角来端详,我们的城镇建设进展仍处在低第2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水平的进展阶段,与周边城市相比仍有相当一段距离。主要表现在:一是城镇化水平偏低。池州市国土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6%;总人口154万人,占全省的2.5%。现辖1区3县1风景区41个镇39乡,市域城镇密度为0.5个/百km2,城镇人口约4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27%。纵向比进步较快,横向比差距明显。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平均水平是37.7%,依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资料,2000年我市城镇化水平仅为23.23%,比全省城镇化平均水平低4.58个百分点。长期以来,由于行政区划的频繁变更及各种经济的、人为的、技术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及相互制约,池州丢失了制约了城市进展。二是城市进展目标定位不准,远远不能体现历史与自然给予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与特色;三是城镇体系协调进展不够,城镇群体特征不突出,关联性不亲密,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建设状况,三县一区城市规模都很小;四是城市规划建设局限于就城区建城市,忽视了区域环境建设对城市建设的重大影响,城市性质与职能难以体现池州的优势与进展要求。五是城镇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中心城市辐射第3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功能较弱。城镇建设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乡镇财政普遍困难,进展后劲不足。六是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层次低,特色不鲜亮;中心镇、试点镇出名无实,难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七是城镇规划管理水平较低,建设管理力度不强,管理方法落后,人才严峻欠缺。面对现实,要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一个面对将来、奔向小康、走向世界的新池州,作为建设部门,最根本的就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进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旅游强市和和全面建设小康池州的大局,审时度势,细心谋划。以建设山水园林、生态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载体,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以规范管理为手段,以改革创新、改进行风、依法行政为保障,全力推动池州城镇化进展进程。一、坚持规划先行,有序调控和引导城镇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进展全面进展和协调进展从来就是城市规划的根本原则,可持续进展是城市规划的目的所在,以人为本更是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可以说,科学进展观早已融合、渗透到城市规划理念之中。因此,第4页共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我们一切建设工作均坚持规划先行原则,运用科学进展观,创新思路,与时俱进。以特色为灵魂,努力提高规划质量,充分凸现规划对城镇和村庄建设指导的科学性、前瞻性、适用性和效益性。为此,我委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指示,首先聘请上海同济高校高起点完成了8272平方公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新一轮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大胆突破行政区划的概念,依据池州现状特点、自然生态环境特征,根据“立足区域、注意特色、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提出了“一主一副一区,联动进展,组团推动,三位一体”(主城区、青阳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