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的进展及管理体制的分析1.基础教育与教育管理体制 基础教育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获得学习能力和制造能力,是为人的生存和进展所开展的基础性教育。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狭义上指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广义上也包括社会各方面教育和家庭教育。教育管理体制指的是在教育领域内机构的设置、组织以及隶属关系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2.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进展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已经有 30 多年的历史,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也在这 30 多年通过摸索而有所创新。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 20 世纪 50 年代。教育部在 1952 年颁布了《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明确规定,无论是公立小学还是私立小学,由市、县政府统筹管理;中学则要由省、市文教厅根据中央指示统筹管理。 第二阶段是 20 世纪 60 年代初至文化大革命前。中共中央在 1963 年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决定(试行草案)》,这个文件一经发布,表明中央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实行统一领导,由中央统一制定计划和政策,进行统一领导控制。在中小学领域,同样转发《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第三阶段是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至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即文化大革命期间。这期间所有领域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教育也未能幸免于难,全国教育处于混乱状态。 第四阶段是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至 80 年代中期。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只是在教育领域并没有马上出现有效的政策。 第五阶段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至 90 年代初。这一阶段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实行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第六阶段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至 2025 年。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深化改革的阶段。中国共产党在 1997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在教育领域,教育的焦点开始集中在素养教育领域,并开始面对 21 世纪制定相关规划。 第七阶段是 2025 年至今。这一阶段是在科学的进展观指导下进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这一时期教育公平成为教育的基本政策。 3.我国现行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 我国的教育管理通过正式的法律和行政规章两种方法实现管理。相关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國学位条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