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四川概况导游词四川概况导游词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内陆大省,地处长江上游。全省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名列第5位(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青海),人口8500万,仅次于河南、山东,是中国第三人口大省。主要民族有汉、藏、彝、羌、回、苗等53种,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3种,是中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虽不靠海,又不沿边,对外交通相对闭塞,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在国内,只要是受过中等训练的人,一提到四川就会马上想到:啊,那是天府之国一个古老又富裕的地方!外国人了解四川,唯恐以下三个因素起了重要作用:一是当代世界伟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诞生在四川;二是四川的西昌卫星放射基地不仅把中国的卫星送上了天,而且还把美国生产的卫星送上了太空,这不得不使很多外国人对四川另眼相看。三是四川是大熊猫的家乡。为使外省人或外第2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国人更透彻地熟悉四川,我在这里给导游先生(女士)们说说四川的古今梗概。天府之国历史悠久在远古时代,四川为巴、蜀两个国家统治着,过去一般认为是在商周时期(即公元前11世纪至前5世纪)建立的国家。现依据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推断,早在4000年前,蜀人就已经在川西平原建立起了奴隶制国家。《华阳国志》说: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封,蜀与焉。以前认为,这一记载多依据传奇,不肯定可信。三星堆文物的出土,人们才信任,蜀国的历史至少应向前推1000年。蜀的名称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蜀的祖先据说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古代羌族的一支,他们沿岷江流域南迁进人四川盆地,被称为氐族,并在成都平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传奇中最早称王的是蚕丛和鱼凫,以后是第3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柏灌。到了杜宇王朝,正是中国的西周时期;开明王朝则是中原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316年,泰国趁蜀国和巴国发生战斗之机,派大将司马错率军南下,一举灭掉了蜀国和巴国,使四川地区统一于中华帝国的版图之内,古代蜀国的历史就此结束。此后,又因历代帝王都将统治巴蜀的最高治所设在成都,而成都为古蜀都,蜀也就成了四川地区的地简称。因此,三国时,刘备占据四川称帝,史称蜀汉;五代时,王建和孟知祥先后占据四川称帝,史称前蜀和后蜀。关于蜀名称的来历,史书记载中有两种说法:一说蜀就是蚕,是因古蜀王蚕丛教民栽桑养蚕,使四川成为中国最早养蚕的地方,因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蜀是一种形态象蚕、但能螫人的毒虫,因此蜀很可能是商朝统治者对蜀人的一种贱称。巴族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墟甲骨文,叫巴方,大约生活在今陕西省汉水流域,以后渐渐向东南方向迁移,进入今湖北清江流域和四川东部(大部分在今重庆市境)。关于巴名称的来历说法不一:有说是因川东两条河流第4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的外形而得名;有说是川东盛产的一种植物巴茅而得名;还有以虫、蛇之属来解释的。另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巴人居石穴,川东人称石为巴,因此得名。巴国建国的时间不详,春秋战国时期常常与楚国发生战斗,因此都城不断迁徒,合川、丰都、阆中、重庆都作过都城,以重庆的时间最长。秦灭巴、蜀后,在四川推行郡县制,在原巴蜀地区设置了巴郡和蜀郡。汉初增设了广汉郡,汉武帝元封5年(前106年),在全国设13刺史部,四川地区为益州部。三国末年,魏灭蜀后,分割益州,另置梁州。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始终沿用梁、益二州建制。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除州、郡制,改益州为剑南道,梁州为山南道。唐玄宗开元23年(公元735年),剑南道又分为剑南西川节度和剑南东川节度,川字开头在四川地区区划名称中消失。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对州县大加减并,宋军灭掉后蜀政权后设置西川路,开宝6年(公元973年),又分设峡西路;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又将西川路和峡西路合并为川峡路;宋真宗咸平4年(公元l001年),将川第5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