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金刚经读后感VIP免费

金刚经读后感_第1页
1/7
金刚经读后感_第2页
2/7
金刚经读后感_第3页
3/7
第1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金刚经读后感金刚经读后感(一)我记得有人说:中国人最可怕的是谁也不信,就信自己。我赞同,我个人觉的人总有晕的时候,假如这个时候还信任自己的行为想法是正确的,那不就简单犯错吗?我觉得有点信仰挺好的,但是不是邪教啊,比如说法轮功什么的。生命的长河,清亮透亮,流淌的地方多了间或也会受染,能保持一颗清亮的心灵,力争清亮不是一件坏事,《金刚经》教人修行,修行,通常很简单让人想到诵经、坐禅、礼拜等,总有肯定的固定形式。诚然,我们不能否定这是修行,但假如从“修行”二字的意义去看,修行不只是局限在这上面。行是指身、口、意三业之行,我们的意业因为有贪嗔痴的关系,使得我们不断地造作杀盗淫妄等业。修行就是修正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修正错误的思想、语言、行为,使之符合道德规范,使之与道相应。佛法是解决心的问题。当机者须菩提就向佛陀提出:“善男子、善女第2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是发菩提心,为修习菩萨道的根本;降伏其心则又是发菩提心所要达以的目的。《金刚经》就是围围着这样一个前提而绽开的。降伏其心,是《金刚经》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整个佛法要解决的。从这个意义上看,佛法也不妨称为心性之学了。我又想到前两天说到了“心静”在日常生活中,生活在这个繁杂的大社会里,总是会遇到烦心琐事,做到“吾将三省吾身”,看你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就想剩了半瓶好酒,悲观主义者会说:唉,就剩半瓶了。相反,乐观主义者说:还有半瓶那!所以,心才是根源。所以当你选择用什么样的心态看待事情,就打算了你的心情,所以有哀痛与喜悦,消极与乐观,漂亮与丑陋等等假如我们的心布满着贪欲、嗔恨、愚痴、我慢、嫉妒,那这个世界肯定处处是战斗、谋杀、偷盗、抢劫、强暴、哄骗。你想这将是一个多么险恶的世界;相反的,我们假如拥有惭愧、慈善、道德、才智,世界就会消第3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失光明、和谐、安定的局面。一切惟心造,人们拥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消失什么样的世界。修行三省吾身,修善每日必行。金刚经读后感(二)还是要把自己读经的感受顺手记录下来,这是对自己的时间一个交代。佛陀的思想有一个支点,这个支点佛陀称为实相,法相,如来,阿寥多罗三藐三菩提,遍无上正觉,这些词语说得都特别不适合我们现代人理解,我给这个支点取个现代名字,叫宇宙心灵,佛陀的思想就非常简单懂,也能被推理出来了。首先人为什么要利他才能成就菩萨道?这是因为宇宙心灵第一特性就是利他。我们假设一下,原初有个宇宙心灵,这个宇宙心灵假如不首先具备利他之心,如何能诞生出宇宙万物?人如何才能利他?当然就是要无我,破除对我的执着。假设宇宙心灵第4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本身是我,它必需诞生出他,宇宙心灵本身就存在在宇宙万物之间。这种无我利他性就是大悲心,其实也就是宇宙本身具备的第一性--制造性。这也是全部宗教关于造物主的思想,佛陀没有制造一个造物主,如上帝。佛陀应当算得上人类第一个完善阐述制造精神的哲学家。向佛陀学习制造哲学。宇宙心灵与人合一的时候,人就达到了毕竟涅槃的境界。其实佛说涅槃也就是人死了。佛陀的想法是人由于在生前获得了对宇宙心灵的体悟,死后就成为了宇宙心灵。没有说宇宙心灵附身这样的命题,佛陀是个彻底无神论者,虽然佛陀这个宇宙心灵仍旧具备人无法理智思索的特征,但是佛陀始终是个坚决而彻底的无神论者,他就是要把人从神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对生死的思索是一切哲学的终极问题之一,佛陀也不例外。人如何才能获得与宇宙心灵合而为一的体会?佛陀有一个方法是观照。专注地观照,人就可以获得这种体会。这里其实有个对时间体验问题。观第5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照,譬如观照自己的呼吸,一出一入,其实是把时间在细分,随着呼吸的匀称,呼吸越来越微小,人通过体验这个微小的呼吸,刹那間获得了时间的微小感受,和时间重合的感受。时间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金刚经读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