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学相长我骨干教师成长之路

教学相长我骨干教师成长之路_第1页
1/3
教学相长我骨干教师成长之路_第2页
2/3
教学相长我骨干教师成长之路_第3页
3/3
教学相长我骨干老师成长之路教学相长我骨干老师成长之路教学相长我的骨干老师成长之路高中海口市一中过琼时间飞逝,似乎是转眼间,我踏上讲台已经十六个春秋了!回忆往昔,从初上讲台的青涩、紧张到如今成为海口市骨干老师的一员,确实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课堂是老师的主战场,教学任务的达成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所以,讨论学生、教材和考试,精心备课,通过常规教学,能使自己得到迅速的提高。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学生知识,更是要帮助学生归纳、整理重难点,使他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如在遗传教学过程中,子代种皮、果皮和胚的性状及基因型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历届学生都感觉头痛。之所以成为难题和难点,其原因主要有:①初中所学知识遗忘。学生对诸如胚、种皮和果皮的形成等有关植物个体发育知识缺少感性认识,这些微观知识内容往往是速记速忘。②理论和实践结合难,绝大多数学生用遗传图解都能非常熟练地解析 F2 性状别离比,但是假如将这种知识放到实际实验操作的背景中去思考,学生普遍感到茫然,如观察统计 F2 性状别离比时应选择什么材料进行观察?什么时候观察?F2 种皮和子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性状别离比是同时观察统计出来的吗?③知识综合难,这类试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知识迁移难度较大,既涉及到遗传根本定律,又考查了植株个体发育过程,还涉及实验中实际操作的步骤,特别是种皮和母本植株、子叶与母本植株的关系,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如何破解这个教学难点?这个问题成为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一个结,久久不能释怀。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虽然一直力求不断改良,但是教学效果总是不能令人满意。又到了一届高三时,一天深夜,我在准备“生殖的类型〞教案时,翻开案头的教学参考书,我一下子被两幅图吸引住了,一幅是荠菜胚的发育过程图,另一幅是人类胎儿发育过程图。真是太相似了!真是太奇妙了!于是我找了两道典型例题,如下:试题 1: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都杂合的 F1 自交产生的 F2 中均应表现 3:1 的性状别离比,那么观察这两对性状别离比时应选择观察的材料是〔〕A.F1 植株和 F1 植株 B.F2 植株和 F2 植株C.F1 植株和 F2 植株 D.F2 植株和 F1 植株试题 2:豌豆的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假设基因型为 GgYy 的个体自花传粉,那么该植株所结种子的种皮颜色和子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学相长我骨干教师成长之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