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三年成长规划书例文 【篇一】老师三年成长规划书例文 一、自我分析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有六个半年头了,在这六年中,我一直担任学前教育专业课、曾断断续续的任教四年的高一心理健康教育课、两学期大专班心理健康教育课、半学期铁路运输心理学,并担任了两年的班主任,常常在心理健康课和专业课之间变化角色。也慢慢的发现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优势和缺乏。 1、个人优势分析: 〔1〕已初步养成在实践中思考的习惯,有一定的反思能力。 〔2〕工作仔细踏实,每一门课程都仔细准备,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课堂教学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3〕具备一定的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幼儿教育理论知识。 〔4〕懂得尊重学生,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善于与学生沟通。 〔5〕积极尝试新的与家长沟通方式,善于和家长沟通 2、个人缺乏剖析: 〔1〕在承当教研组工作时有畏难情绪,不善于主动与领导和老师沟通。 〔2〕工作措施不是十分具体,对于很多行之有效的尝试没有坚持性,不善于总结和积累经验 〔3〕心理学和学前教育的知识都是广泛涉猎但是都不能到达精通的程度,总感到自我内在的匮乏。 〔4〕当多项工作同一时间砸向我的时候,不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没有条理性 针对以上个人情况制定以下三年开展规划: 二、三年开展自我规划 〔一〕强化职业角色意识 随着教龄的增长,我唯恐老师的职业倦怠会慢慢的影响到我,所以,我常常告诉自己,努力成为一名“乐〞教者,真正的记住自己的初心,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教育中体会人生的欢乐。 〔二〕提升专业水平 在开学准备会上,王校说,在老师的成长中我们总是依靠各种培训,但都无视了一种最主要的成长途径--阅读。听了这话,我感到有些惭愧,因为上大学时我的老师告诉我你要找到人生的挚友--图书,我的同学告诉我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也,临别还特意赠书与我,我们曾约定有事没事多读书,最初几年我也确实读了一些,但是后来只限于买书,却很少仔细通读,书架上几十本书静静的躺在那估量已经落满了塔灰。 1、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中丰富自我。三年内仔细的将我曾买过的书好好通读一遍。回想我的书有教育理论、学前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班主任管理理论这四类,如:《爱弥儿》、《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做的班主任》、《认知心理学》、《心理资本》、《幼儿教育心理学》等。当时买每一本书的时候,都对各种知识充满的好奇和期待,从本月开始仔细品读书籍,从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