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资格管理制度 老师聘任是老师资格制度和老师职务制度之间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老师管理制度的核心。它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第一、地位平等化。学校和老师在法律上均处于完全平等的合约人地位,双方劳动关系的建立完全基于自愿的原则。选择是双向的,老师有是否应聘的自由,学校有聘任和解聘老师的权利。 第二、关系契约化。聘约是法律规范学校和老师之间的劳动关系的契约,其表现形式为:聘任合同。聘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行为都应在聘任合同中予以明确,使得聘任制真正得到法律形式的法律规范。 第三、任期明确化。聘任期限在聘任合同中具有明确规定,从而破除了老师职务终身制。老师聘任在实行任期制的同时,也为老师自由流动提供了可能。 第四、过程公开化。学校实行面对社会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广揽人才。老师个人也不再固定为某一学校所有,而成为整个社会共享的人力资源。老师聘任过程公开化,实现了老师就业机会的均等,也拓宽了师资来源渠道。 第五、机制竞争化。老师凭实力上岗,学校择优录用,实现双向选择,优胜劣汰。人才在竞争,学校也在竞争。老师在同一岗位任职一定期限得不到晋升就必须流动,即所谓非升即走。同时,老师也在选择学校,缺乏吸引力的学校将被人才所冷落。 第六、形式多样化,老师聘任制是一种灵活的用人形式,根据老师个人特长和学校和具体实际,一个老师可以为一个学校聘任,也可以为多个学校同时任用。用人单位聘任老师也可以实行互聘、联聘、兼聘、返聘等多种聘任形式。从而实现了人力资源的社会共享,提高了师资管理的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要素和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人才流动,必须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和调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老师的劳动在一定程度上进入市场,按市场规则自由流动,其流向必定会受价格、竞争、供求因素的驱动和影响。当然,积极有效的政府行为,对于减少市场配置的盲目和无序,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实施老师聘任制应具备以下基本前提:有足够的老师后备资源;有畅通的老师流动渠道;老师工作有相当的吸引力。在推行聘任制的过程中,制定聘任办法、法律规范聘任程序、签订聘任合同,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保证聘任制的顺利推行是十分重要的。建立和推行老师聘任制是我国当前教育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学校用人机制的根本转变。这一制度的实施,将建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