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上册教案-第 3 课第 1 课时认识自己第三课 发现自己第 1 课时 认识自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2.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能力目标明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认识自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自己。难点不断深化对自己的认识。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教材第 27 页“探究与分享”的情景图片。学生准备:预习教材“认识自己”的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悬疑激趣师:老师今日想采访一位同学,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随意找一名同学)师:老师问几个简单的问题,可以回答吗?生:可以。师:你叫什么名字?是男生还是女生?生:(笑)(说出名字和性别。)师:你的身高是多少?体重是多少?生:(略加思考回答。)师:你性格的最大优点是什么?生:(为难地思考,准备回答。)师:你知道别人怎么评价你吗?生:……师:刚才老师对同学的采访,话题就是围绕“认识自己”展开的。假如老师问你:你认识自己吗?你也许会觉得问题有些可笑,但事实上,我们还真不一定认识自己!本课时我们就一起探讨下“认识自己”的问题。二、新知探究(一)“运用你的经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25 页“运用你的经验”情景图片及问题。学生阅读“运用你的经验”的图文,回答图中提出的问题:(1)在每个镜头里,你展现的形象是怎样的?请尝试用几个词语进行描述。(2)你对自己展现出来的形象满意吗?(3)听听同学的意见,他们对你的看法怎样?(二)人贵自知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26 页正文,思考问题:(1)认识自己重要吗?(2)哪种意识推动着我们开始认识自己?问题提示:(1)老子说“自知者明”,古希腊德尔斐城的阿波罗神庙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这些都告诉我们,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2)进入初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不仅将目光投射到更宽阔而精彩的外部世界,而且越来越关注自我。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26 页“阅读感悟”中的材料“你的‘自我’在哪里”,思考问题:(1)你是否也思考过“我是谁”这个问题?你的答案是什么?(2)你怎么看待自己开始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问题提示:(1)对“我是谁”问题的思考,反映了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增强,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心理现象。(2)对“我是谁”问题的思考,反映了“我”在成长和进步,开始走向心理成熟。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27 页正文,思考问题:正确认识自己有哪些意义?出示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