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反思《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反思紫荆中学王海峰12月8日,学校组织了一次教学基本功大赛,要求40岁一下老师都要参与。作为一名刚刚参与工作的年轻老师来说,确是一个既熬炼自己又能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绝好机会。我所上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一节课下来,静心深思,感觉问题挺多的,特别需要反思,以便今后进步。第一,在心理素养方面,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完全达到做一名优秀老师所应具备的良好的心理素养。由于初上讲台,在下边坐的又是具有多年丰富教学阅历的老老师,所以不免还是有些紧急,导致的结果就是在讲美国独立战斗发生的背景是消失了问题,原来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结果被我几句话一带而过,这也就使得同学从整体上理解1787宪法时消失了时间和大事上的断层。第2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激烈、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人们需要适度的精神紧急,因为这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但是,过度的精神紧急,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就拿这节课来说吧,原来是应当很顺当的进行下去的,结果却消失了问题,我认为,这主要是跟自己的信念和阅历有关系。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工作能否取得成果及其成果的大小,关键在于老师的训练和教学的基本力量如何。当然,这种力量也包括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怎样克服自己的怯场心理,怎样敏捷机灵的处理课堂上消失的偶发事情,怎样把同学的留意力从纷杂的外界吸引过来,这都需要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素养,有赖于充分的自信力,敏锐的观看力同思维的推断性、敏捷性的相结合,所以,这就需要我作一番探究、实践,这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第二,在组织和使用教材的力量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同学学习的基本内容,如何组织和使用教材,对于课堂教学的胜利与否关系甚大。可以确定的说,照本宣科是不行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第3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老师擅长组织、使用教材,并制造性的进行教学,这既是上好一堂历史课的重要条件,也是关心同学把握学问、进展智力、培育力量的重要前提。譬如《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教材一开头就叙述了在1781年《联邦条例》生效后,美国邦联制下所面临的逆境,而对于1871年以前,美国独立战斗的爆发、过程、结果以及所造成的影响只字未提,假如只是照本宣科,同学怎能理解,要把握这一结论,势必整个吞枣,死记硬背,又何谈培育同学的智力、力量呢?这就需要老师重新组织运用教材。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何科学地使用教材,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周二的教研组评课会上,组内的一位具有多年丰富教学阅历的老师在谈到这一问题时就指出一下几点:首先,要依据课程标准充分利用教材。并强调老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新教材给一线老师和广阔同学留下了因材施教,为我所用的空间,因此,老师在明确教学目标,设计详细的教学方案时,必需确立新的教材第4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观,制造性的使用教材。其次,要学会合理整合教材。高中历史的模块教学跳动性大,对学问储备不足的中同学而言,的确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如不了解什么是邦联制,什么是联邦制,就无法理解1787年宪法对美国社会的重大影响;如不了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进展、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就无法理解近代中国屡次遭受侵略的历史必定性。有鉴于此,老师应当合理整理教材的有关内容。再次,就是要依据详细内容的需要适当的补充材料,例如美苏争锋的内容,课程标准说的很简练,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教材的内容也只是就也许内容笼统介绍一番,这一点很难让同学理解,在这种状况下,老师就要补充相关的材料来关心同学理解。比如二战前后美苏实力状况的对比,组成雅尔塔体系的一系列会议的主要内容等。以此让同学更精确的理解其形成的过程及缘由。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的裁减教材内容,以此来减轻课堂压力,提高第5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