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财险市场自由化考察报告 日本财险市场自由化考察报告 日本于 19 世纪 80 年代后期引进保险制度,二战之后保险市场的进展开始加速。2025 年,寿险总保费达 407520.2 亿日元(约为 29746 亿元人民币),非寿险总保费 91746 亿日元(约为 6696.8 亿元人民币),其中车险(含三者责任强制险)保费48958 亿日元(约为 3573.6 亿元人民币),三项数据均列世界第 2 位,仅次于美国。保险深度达到 10.81%,列世界第 6 位。保险密度达到 42.62 万日元(约为 31106.51 元人民币),列世界第 3 位。日本保险业比较发达的原因在于,作为灾难事故多发国家,地震与火灾引发损失巨大,其寿险家庭普及率已达89.6%,2025 年平均每个投保家庭的死亡保障金额达 3697 万日元(约为 269.85 万元人民币),家庭年支出保费 53.1 万日元(约为 3.88 万元人民币),此外其家庭机动车辆保险普及率达到 85.7%。在 2000 年之前,日本对保险市场管制非常严格,从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日本产险市场逐步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其结果是市场管制逐步放宽,走上了自由化进展之路。 一、日本财产保险市场自由化的背景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突然崩溃。自 90 年代初开始,日本经济从高峰滑落,其在经济、金融领域的具体表现:一是房地产经济的泡沫崩溃,地产出现萎缩;二是银行由此引起大量的不良债权;三是银行利率的迅速走低,经济退缩的恶性循环导致整个经济严重萎缩与萧条。在经济大萧条环境下,银行、保险业为了缓解不良债权带来的经济负担,极力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此为日本保险市场自由化的主要经济背景。 (二)来自国际上的政治压力。当时,AIG 牵头主导了一场要求日本政府放松保险市场管制的变革运动,美国政府对日本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其遵守 WTO 有关保险承诺,日本与美国政府于 1994 年 10 月签订了《日美保险协议》,该协议对日本产险市场自由化具有三方面的直接影响:一是废除费率管制,要求费率自由化;二是保险业务经营由认可制改为申报制;三是改革日本保险销售制度,引进经纪人公司制度。其目的是使在日本经营的美国公司更加有利。 (三)保险市场经营环境的恶化。10 年间,由于利差损原因,日本近 7 家寿险公司倒闭,虽然产险业未出现寿险业的情况,但由于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产险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特别是与银行利率相关的房屋按揭业务和储蓄型财产险业务由于利率走低,出现了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