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鲁迅祖居导游词VIP免费

鲁迅祖居导游词_第1页
1/7
鲁迅祖居导游词_第2页
2/7
鲁迅祖居导游词_第3页
3/7
第1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鲁迅祖居导游词鲁迅祖居导游词走进鲁迅故里,一幅清末民初时的画卷呈现在游人面前,石板路、旧木窗、石库门无不向游人述说着当年的历史。穿过东昌坊口老街,来到了鲁迅祖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周家老台门。老台门坐北朝南,前临都昌坊口,后通咸欢河,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周家老台门距今已有250年的历史,是绍兴目前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建筑之一。整个台门占地近3000平方米,是一座江南典型的官宦人家住宅,主题建筑分四进,前面第一进,称台门斗。仪门上方悬挂着鲁迅祖父周福清的翰林匾。周氏家族在绍兴400年的历史中,属周福清获得的官位最显赫,因此当时在三个台门的门楣上都挂有翰林匾,它像三张巨大的名片,向游客展现了仆人尊贵的身份。第二进为德寿堂,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动场所,以作喜庆、祝愿和宴会来宾之用。德寿堂原名宁寿堂,为了避清朝道光皇帝的年号宁之讳,改为德寿堂,德寿取积善有德、福禄长寿之意。鲁迅平常很少来祖居,只有家第2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里祭祖或操办大事时才过来。说起这周家老台门还颇有历史。鲁迅祖上是湖南道州人,一世祖在明朝正德年间搬迁到绍兴城内竹园桥。据鲁迅二弟周作人推想,周氏祖上或许是务农,但搬到绍兴城后,确定是弃农经商了,家境也渐渐殷实了起来。由于在城市的便利,周家子弟开头走进学、读书、赶考之路,最终六世祖考上了举人(乾隆年间),为周家挣得了第一块文魁匾。这意味着周家从今挤进了士林,不光经济地位上升,政治地位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从今,周家开头购地建屋,广置田产。鲁迅的七世祖周绍鹏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购得了此屋,经过大规模的修建,形成了现在颇具规模的周家老台门。来到第三进香火堂,香火堂是祭祖和办丧事的场所。中央上方设一神龛,放有历代祖宗牌位。现挂有德祉永馨匾,意指德行和福气渊源流长。中间挂有一张鲁迅祖父和两位祖母的神像,两壁上挂着的就是鲁迅祖父周福清的治家格言《恒训》,现在这些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手抄的。《恒训》的内容是祖父对自己一生治学和为人处世的总结。大到读书之法,为官之道;小到日常生活常识,无所不有。现在老台第3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门就是依照周家鼎盛时期为背景,融合其他大户人家有代表性的生活场面作实景布置,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清代大户人家的生活场景。第四进是座楼,前有廊、后有披,是周氏家族主要的生活区,布置为小姐的书房、绣房、闺房和沐浴房。由于子孙的繁衍,家族的扩充,祖居的房屋已不敷使用。所以周氏家族在清朝嘉庆年间又购置了两个台门,即过桥台门和新台门。从第九世开头,周家已开头分家,长子住新台门,二儿子住过桥台门,小儿子和父母住老台门。鲁迅先生于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新台门,从今开头了他宏大的一生。出了周家老台门,心中已然畅游了鲁迅的家族历史。带着对老台门的回味,沿着街道信步向前,不经意间抬头一看,竟已到了周家新台门。从外观来看,新台门与老台门并没有什么两样,同样是黑漆漆的大门,气派的门环,整块的小瓦片,在这现代化的都市里,保留了一丝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但它比老台门要小得多,一问之下,才知道其占地为1800平方米,近乎于老台门的一半大小。推门而进来到鲁迅生活的地方吱呀呀地推开大门,一块镶金的匾额便第4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落入眼帘德寿堂,这是台门的第二进。和老台门一样,这里也作为各房公共活动的地方,用来进行红白大事和接待贵宾的场所。步入大厅,顺着一排红木太师椅,一眼就看到了两副醒目的抱对:虚能引和静能生悟、仰以察古俯以观今;敏于事而慎于言、持其志而无暴其气。在这一道一儒的两幅字画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庄重、是大气,颇显大户人家气魄。1881年9月25日,我国现代闻名的文学家鲁迅就诞生在这座台门内,并在这里生活到了18岁。此台门修于清朝嘉庆年间,此时周家正处于鼎盛时期,在这18年里,鲁迅亲身感受到了整个家族从显赫走向小康,再从小康走向彻底没落的全过程。鲁迅对人生、对社会的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鲁迅祖居导游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