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学期期末老师的述职报告 卢梭说:“上帝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话虽说的未免猖狂,却是十分在理。上帝给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该如何度过,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时间在流逝,当学校召开中青年老师座谈会有我的名字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已经不是五年前刚走上三尺讲台的那个教学新兵了。当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的时候,我常常在思考,我未来的语文之路该走向何方?我在语文的这片田地里该如何耕耘呢?思考再三,我发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仅仅有黄牛般勤恳仔细的态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远远不够,埋头苦干的同时,还需抬头眺望远处,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时刻把学生装在心中,时刻把为社会培育未来新型的制造性人才的目标装在心中。 为此,本学期,教学之余,我把读书作为自己的主要活动之一。当然,功利性的读书,应是有选择性的。早读学生读书的时候,我常常带着自己的古典诗词,利用早读有限的时间,背一到两首古诗,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晚上,我选择于漪、李镇西等名家教育书籍,有计划的阅读,以增强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希望能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少走弯路;同时,我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的便利,及时在网络上学习,关注教育最新动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用他山之玉攻自山之石。 读书学习,可以让自己的教学之水常新,但仅仅自己会读书的老师还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老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也至关重要。老师的职责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不能将自己埋葬于应试的题海训练中,分数的追逐中,惶惶不可终日。所以,这学期,我努力在自己的课堂上有所改变,把曾经的一言堂试图转变成师生共享的思维发酵场。在每一堂课上,我都有意识的减少自己不必要的发言,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留给他们思考、留给他们发言、留给他们讨论。而自己则要尽量做一个有能力燎原整间教室,点燃每个学生的激情的纵火者,在适当的时候添薪加火,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激烈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问题新的知识让学生走到课堂的最前沿,学会自己发现、探究、合作解决问题,在知识的狂欢中充分享受体验过程带来的快感。 游鱼离开水源寸步难行,飞鸟没有蓝天只能徒然兴叹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辛勤培育,离不开备课组的集体力量。身为初一语文组的一份子,虽然也能仔细完成集体的任务,虽然也能积极参加主备课活动,虽然也能和大家和谐相处,资源共享。但是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