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的概念 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在这个情景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一般是从学校管理者和老师的角度来描述,涉及学生是如何根据学校管理者或老师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步一步向前运行的。案例的特征 从总体上来说,案例应该具备这样一些特征:(1)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一个事例;(2)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的情节,并包含一些戏剧性的冲突;(3)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别。如反映某一老师与某一学生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教学内容展开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笼统的描述,也不应是对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4)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5)案例对行动等的陈述,要能反映老师工作的复杂性,提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6)案例的叙述要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案例教学适用范围 分为主要用途和次要用途。主要用途:即理解并掌握某一理论的原理或基本概念、了解实践中有关的典型事例、领悟某些理论观念及道德两难问题、掌握某些教学及管理策略、扩大学生的想像力和视野;次要用途:激发或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案例教学基本环节 案例教学中有三个基本环节:即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教学评价案例教学法的局限性 1)案例的形成过程往往花费较大,时间及精力消耗过多,并且需要进行现场核对; 2)案例教学对老师的需求较高,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案例教学效率有时较低; 4)案例往往是以较短篇幅的材料来涵盖相当长的时间历程,很难在内容和时间之间保持协调一致,而案例小学一般既要让学生了解过程,更要让他们领悟内容,这两者常常难以兼顾; 5)案例叙述的是某一事件,案例与答案之间在事件的叙述上常常是不连续的,没有什么严整的结构,这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等,也就难以汇总一个整体的框架中; 6)案例可能也会使得学生形成一些不正确的概括化认识。案例教学的主要用途 理解并掌握某一理论的原理或基本概念;了解实践中有关的典型事例;领悟某些理论观念及道德两难问题;掌握某些教学及管理策略,达成思维的某些技能和习惯;扩大学生的想象力和视野;案例教学的特点 是把现实中的问题带到课堂,把教学的双方带到矛盾的冲突之中,把枯燥单调的理论章节变成解决真实问题的公开讨论,把老师的单向教授变为师生之间的教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