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大道当然读后感大道当然读后感(一)曾经看过一个关于看书的数据,据统计中国人年均看书量是0.7本,犹太人是61本,对比起来的确有点触目惊心,无怪乎犹太人有那么多人获得诺贝尔奖,我们泱泱大国至今为止只有莫言一个,而且还是个含金量并不太高的文学奖。不管此数据是否精确,但大多数中国人不看书是不争的事实,我上课时候常常问学员过去一年看了多少本书,这些学员大都是本科以上,结果不容乐观。看书人不多,但写书的人却不在少数。似乎出个书就能证明什么似的,当年的白云不就始终想出本《月子》嘛,有没有人看那可不是出书人关注的。甚至现在只要情愿出钱,就可以出书了,难怪乎烂书、伪书越来越多。虽然想成为学者,但估量永久也成不了,时常翻书,对书总有点挑剔。主要喜爱文化历史、经济管理、名人传记类。年前有伴侣给我推举了王石的新书《大道当然我与万科“20002022”》,便迫不及待的购买一睹为快。前两天出差,旅途中一口气读完,对万科和王第2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石有了更新的熟悉,不失为一本好书,起码为以后上课多了点案例。房地产在中国的畸形进展,导致众多人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视角亦极度扭曲,如张维迎曾经说过“中国的开发商90%是骗子,其中30%是大骗,30%是小骗,30%是在不自觉地骗”。不行否认不少开发商血管里都流淌着暴利的血液,但这并不能代表全部,硬币总有两个方面,颜色斑斓的房地产亦有众多正能量的因子。曾经叱咤风云的孙宏斌带着顺驰征战南北,并扬言要三年之内超过万科,不料三年不到就落得被收购的下场,不成想没过几年带领融创东山再起,其励志性绝不亚于史玉柱。对此王石评价,看一个人不是在他高峰期的表现,而是看他在低谷时的反弹力。早期的房地产商更是一批先知先觉者,有前瞻性和决断力,甚至极具思想性。如万通的冯仑、华远的任志强、万科的王石等,这三个人都是能做能说还能写。冯仑前年刚出了《抱负丰满》,颇为好玩。去年任志强的个人传记《野心优雅》,让那个口无遮拦的任大炮更有了几分人情味,虽然书厚了点。王石的《大道之行》虽只是一本传记,但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感受体会。第3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首先,是王石个人的思想以及角色演化史,从最大的住宅地产董事长到攀登7+2的勇士,再到热衷公益的慈善家,最终百战归来再读书游学哈佛和剑桥的学者,每次都是那么沉重又极其胜利;其次,这本书还可以看成是万科2000年后的企业进展史,从住宅地产行业老大逐步演化为绿色环保的提倡者,房地产标产业化的先行者。王石和万科许多时候是个等价物,二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王石造就万科,万科成就王石;再次,可以看成是一本励志书。如挑战种种极限,经过死神考验攀登各大高峰,从08年汶川捐款门被口诛笔伐的漩涡中走出,60岁还在哈佛恶补英语,并能很快用英语演讲,他自己说攀登物理的珠穆朗玛峰难,攀登心理的珠峰更难,凡此种种无一不布满了正能量;最终,当然不失为一本很不错的管理书籍。作为知名企业万科的创始人,能辞去总经理一职,给自己松绑,授权职业经理人,本身就是有效的管理者。不像马云高调退休后又火线复出。王石对自己在万科的角色认知极为清楚,并很好的落实贯彻,作为董事长,主要三件事,战略、用人和担当。书中也提到了如何挖人、育人和留人。第4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制度大于能人,强调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的不行替代的重要性,当然万科的文化打上了深深的王石烙印。对各个层面的管理者、经营者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此外,本书规律架构清楚,根据时间挨次围绕万科、登山、公益、游学绽开。语言表达也颇为感人,明显是因为剧烈感受后的内心表达。去年看过他的一本口述书《王石说影响我人生的进与退》,更像是文字的堆砌。名人能写本好书不简单,名企业家能写本好书更不简单。细细阅读王石的《大道当然》,鄙视之情油然而生。正如我那位伴侣毫不掩饰自己的敬佩之情,甚至说他算的上是伟人了。此观点不敢完全赞成,但最起码算是中国企业家中的伟人吧。以后,有机会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