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徐童保树》教案设计三篇篇一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生字 11 个(昌、辩、驳、郭、宗、邀、庭、槐、狂、囚、锯),积累词语 10 个(南昌、善于、辩驳、邀请、做客、庭院、槐树、狂风、囚禁、吉利)。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了解徐童针对老先生的话中纰漏迅速加以辩驳,帮助他人改正错误的做法。 学习运用别人能接受的方法劝阻、帮助别人。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徐童针对老先生的话中纰漏迅速加以辩驳,帮助他人改正错误的做法。学习运用别人能接受的方法劝阻、帮助别人。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 1.出示课题:36 徐童保树(齐读) 2.徐童是谁? 3.出示第一节:东汉末年,南昌有个姓徐的儿童,聪慧伶俐,善于辩驳, 大家很喜爱他。(指名读) 4.今日,我们学的课文中,徐童正是凭着自己的聪慧伶俐,善于辩驳,保 住了一棵大槐树。 5.(出示投影)瞧,这座庭院里的这棵槐树长得更是茂盛。(出示句子:这 树挂满了墨绿色的叶子,就像一把巨大的华盖,夏日遮掉骄阳,冬天挡住狂风。)(齐读) 6.就是这样一棵树却要被除掉,你觉得可惜吗?课文中用了反问的句式, 更突出了徐童的痛惜之心。(出示句子:而您却要除掉它,这不是太可惜吗?)(指名赛读) 7.这里的您是谁? 8.过渡:郭林宗老先生为什么要除掉这么好的一棵槐树?徐童又是怎样保 住它的呢? 二、初步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接龙读课文(读通读准) 2.学习生字新词:南昌 辩驳 邀请 庭院 槐树 囚禁 华盖 一本正经 锯 (1)指名小老师领读。 (2)沟通学法。 (3)齐读所有词语。 (4)小老师带读卡后词语。 三、重点学习三、四节。 1.郭林宗老先生为什么要除树? 2.原来,他这一举动是与看到的一个字谜有关。(出示字谜 1)(指名读) 3.谜底是——(板:困)出示句子:你想,木在口中,不是一个困字吗? 谁愿生活在困境之中呢?(指名读,小朋友,你们发现吗,其实这两句都是反问句,谁能把它改成陈述句?对了,齐读。用反问句是为了更加肯定,起到强调作用。) 4.师:郭老正是这么想的,所以他要砍树。其实,这是一种无稽之谈,根 本没有科学依据,这是一种迷信做法。但在当时,徐童能不能这么说?为什么?(老先生,客人„„) 5.假如你在场,你会用什么方法? 6.师:是呀,徐童没有正面反驳,他有他的对策,那就是如法炮制,也用 字谜来开导郭老。谜面是——(指名读,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