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学设计培育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 课堂引入指导 通过讲述生产生活中的事例,引出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知识讲解指导 1.建议在讲过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后,可介绍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方法。 2.可给学生归纳出,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中,需要用到以下知识: (1)定义式 (2)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式 (3)溶液的质量与体积的换算式 (4)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5)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质量分数计算,需用到质量守恒定律 关于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的教材分析 本节在详细介绍了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后,通过例题教会学生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可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把有关概念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起到使教材各部分内容融会贯穿的作用。 教材从学生最熟悉的咸、淡谈起,直接引出浓和稀的问题。继而以糖水为例把宏观的甜跟微观糖分子的多少联系起来,使浓、稀形象化。在这个基础上来阐明溶液组成的含义,使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学生易于接受。 在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之后,教材介绍了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接着提出一个关系式,又给出两种组成不同的食盐溶液,用图示的方法,使学生形象地了解它们的不同组成,以加深对关系式的理解。此后,围绕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通过五个计算实例,教会学生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具体计算方法。 教材最后常识性介绍了其他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如体积分数表示的溶液组成,并指出根据实际需要,溶液组成可以有多种表示方法的道理。 关于溶液组成的教学建议 在了解溶液组成时,应该教育学生尊重化学事实,明确溶液的组成是指溶质在溶解度的范围内,溶液各成分在量的方面的关系。因此,对溶液组成的变化来说,某物质的质量分数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才有意义。例如:20℃时 NaCl 的水溶液最大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超过 26.5%,离开实际可能性,讨论更大质量分数的 NaCl 溶液是没有意义的。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在建立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之后,应让学生了解,化学计算不等于纯数学的计算,在计算时,要依据化学概念,通过计算不断巩固和进展化学概念,为此,可以做如下的课堂练习,并由老师指明学生练习的正误,随时对出现的错误加以纠正。 (1)100 千克水里加入 20 千克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20%,对不对为什么 (2)在 20℃时溶解度为 21 克,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