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清西陵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您来清西陵观光巡游,我是导游员,旅途中您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尽管提出来,我愿竭诚为您服务,我们今日的日程是这样为大家支配的:首先参观泰陵,中午到行宫就餐,下午参观崇陵。泰陵清西陵是中国最终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陵墓建筑群之一,位于北京西南125公里处的河北省易县境内。在800平方公里的陵区范围内,建有帝陵、后陵、妃园寝、王爷、公主、阿哥园寝等十四座,还有行宫、永福寺两处附属建筑及衙署营房遗址,品种齐全、布局合理。陵区内保存有古松一万五千余株,这些树不但美化了西陵,而且可以避开外界风沙的侵袭和热气、寒流的影响,为西陵营造了一个特殊的小气候,使陵寝处于一个独立完整的自然环境之中,使这里的建筑,得以很好地保存。清西陵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在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第2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界遗产名录》,在2022年1月11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景区。清西陵中,雍正皇帝的泰陵建筑最早、规模最大,堪称首陵。这是一处清朝盛世时期遗存下来的古建群体,从它的选址、规划,布局都反映出当时国家的强盛以及政局的稳定,在建筑用料、工程技术,传统工艺等方面也都特别讲究。当代建筑学家讲,泰陵是一处典型的风水宝地的模式。站在大红门前五孔桥上环顾四周,可以看到,北面有连绵起伏的永宁山,为靠山,酷似屏障。永宁山是太行山的余脉,与东陵的昌瑞山属于同一脉系,此山从山西过来,如巨龙横卧中原;大红门两侧的东、西华盖山为自然门户;九龙、九凤山为环护左、右的低岭;南面形态端庄的元宝山,为泰陵的朝山;在中间宽阔的平原上座落着泰陵辉宏壮美,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易水河从五孔桥下流过,形成山映于水,水扶于山的格局。陵制与山水相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这里充分体现出来,同时又展现出古代建筑学家巧夺天工的超群艺术。正如美国景观建筑学权威西蒙德先生所说的:埃及人是在他第3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自己预定的一条不能转变的需求道路上始终走究竟,中国人在他的世界里独自徘徊时有友好的大自然来引导他拜谒上天和祖坟。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地方,风景会真正成为建筑艺术材料。泰陵的建筑布局也特别讲究,完全依照帝王生前所居宫廷格局,按礼制的需要而规划设计。以神道为中轴线贯穿南北,主体建筑支配在中轴线上,一律座北朝南;地宫座落在中轴线的末端,居中当阳,其余建筑沿中轴线次第排开。这些建筑都以精确的尺度,相宜的体量,斑斓的颜色,敏捷奇妙的手法进行配制和空间组合,使陵寝的纪念性、礼制性主题有条不紊地绽开并不断深化。石牌坊是泰陵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泰陵设三架,无论是从数量还是排列形式上都独具一格。一架面南、两各东西,与北面的大红门形成一个宽敞的四合院。三架牌坊的大小、规制完全一样,均由66块大小石料,仿木卯榫结合而成,每架牌坊高12.75米,宽31.85米,为五间六柱十一楼造型,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打造,各个部位还雕有丰富的纹饰,画面布局第4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合理,造型生动,雕工细腻,玲珑剔透,生气盎然。这在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尚属孤品。成为清西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最具有价值的建筑之一。整个陵区注意对门的处理,门既可作为出入之用,也可截断空间界面。大红门是进入陵区的总门户,单檐庑殿顶,看上去质朴、凝重、敦实、稳重,视若腾龙偃卧,镇守陵前。两侧有42华里的风水墙,逶迤延展,包护陵区,愈发显出大红门的庄重气派。具服殿独成一院,是供后代皇帝、后妃来谒陵祭祖时更换衣服的场所,沿续明代拂座殿而建,殿内有净房,类似于现在的洗手间,内有绣花墩马桶。而今为了便利游人,在净房的旁边建有一座水冲厕所。圣德神功碑楼是记述皇帝生平功德的主要建筑之一,俗称大碑楼,建成于1739年,花费白银十三万一千五百两。大碑楼占地5.54亩,高26.05米,四周辟门,为重檐九脊歇山顶,稳中有变,富丽高雅。它座落在方形广场的正中,四角各有一根高12米的华表相衬,使碑楼显得更加第5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