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爱莲说【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育“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重点:理解文章的主旨。难点:托物言志、借花喻人和衬托的写法。 【学习过程】一、导入1、图片展示:欣赏无穷碧的莲叶,别样红的莲花,并吟诵莲的诗句,充分感受莲之风韵。吟出你知道的写莲花的诗句:2、沟通引读:同学们,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行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今日我们要学习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这里的莲以高尚纯洁的形象出现,表现出它特有的廉洁、清正,不与邪恶同流合污的品质。3、题解:《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 在这里指什么呢?“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二、课前练习1、 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读音。蕃 ( ) 淤泥( ) 濯清涟( ) 亵玩( ) 鲜有闻( )2、 加点词语解释 (1) 可爱者甚蕃 蕃: (2)香远益清 益: (3)亭亭净植 植: (4)陶后鲜有闻 鲜: (5)濯清涟而不妖 濯: 妖: (6)宜乎众矣 宜:(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而: 亵:(8)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 (9)出淤泥而不染 染;3、重点语句翻译 1、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三、合作探究,诗句品析。 1、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给予了莲花哪些品行?2、你读了作者描写莲花的这些句子之后,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3、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6、谁爱菊花?为什么写他爱菊花?7、谁爱牡丹?为什么写世人爱牡丹?8、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9、借花喻人,归纳主题。(1)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把莲又比作什么呢?2、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四、课后作业1、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课文后有哪些收获呢?2、理解性默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