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老师心得及收获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老师心得及收获篇 1 十三年前,我踏上这三尺讲台。十三年的酸甜苦辣、十三年的喜怒哀乐,十三年平淡无奇而又清贫辛劳的工作,我庆幸,我依旧伫立在这里,伫立在命运赐给我的这虽然平凡却永远充盈着燃烧激情的岗位。 十三年来,我常常被身边平平凡凡的小事中酷热的爱感动着:清晨,老师们匆匆赶往学校,忙得忘了自己的早餐这是关爱;领奖台上,看到学生手中红彤彤的获奖证书,老师们脸上挂满微笑这是喜爱;放学路上,生病的学生趴在老师肩头被送往医院这是疼爱 课堂上,语文老师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写好一横,一竖爱心像笔,描画着孩子们未来的梦想;骄阳下,体育老师挥汗如雨,示范、训练、保护,爱心像火,燃烧起孩子们向上的热情;办公室,班主任老师不厌其烦地开导与启发,爱心像雨露,洒进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十三年来,我始终以讲台虽三尺,爱心永无尽为宗旨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将爱心传递。我利用新科学教材重实践、重体验的特点,努力培育孩子们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其中,蚕这一单元教学活动。给我很大的启示。 大家都知道,城市里的孩子养蚕,谈何容易。为了孩子们能亲眼观察蚕的一生,亲身体验养蚕的整个过程,我四处奔波,找来蚕卵。初春,蚕终于孵化出来了!孩子们兴奋得不得了。他们围着小小的纸盒,小心翼翼的观察,为了不让呼出的热气影响蚁蚕生长,小脸憋得通红也不出敢出一口气。望着密密麻麻的蚁蚕,孩子们犯愁了:上哪儿去找桑叶呢?书上说,莴苣叶可以代替桑叶,他们马上到菜市场买来最嫩的莴苣叶。可蚁蚕们根本不领情,只是把头凑上来闻了闻,根本不肯动口。看到可爱的蚕宝宝不吃东西,孩子们急了:文老师,怎么办?蚕不吃东西会饿死的。瞧,孩子们天性中的爱被激发起来。于是,我发动孩子们想办法寻找桑叶。一时间,整个校园喧闹起来。孩子们利用周末,到郊外去采,家长出差到农村,给孩子们带。校长、书记考虑得更全面,为了以后养蚕方便,干脆在校园里种上了一排桑树。 那段日子里,我成了全校最受欢迎的老师。校外、操场、走廊、办公室,孩子们总是追着我,讲述关于蚕宝宝的事儿:老师,蚕又长大了。 老师,我的蚕不吃也不动,是不是生病了? 老师,我看见蚕蜕皮好辛苦,想帮它,可一扯,蚕就死了。孩子们的急切,让我分享到他们养蚕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他们天真无邪的爱心。为了让蚕长得更快更好,孩子花样翻新,有的用鸡蛋清涂抹在桑叶的边缘说是增加蛋白质;有的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