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时 在修辞藻饰中感悟传统文化(迁移课)卓文君的数字诗汉代蜀中才子司马相如被拜为中郎将之后,自感身价百倍,竟起了弃妻纳妾之意。终于某日,他给妻子卓文君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这首数字诗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朋友,你知道卓文君给丈夫的回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巧妙在何处?答案 这首诗构思巧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构成数字回环,整首诗浑然天成,毫无辞藻堆砌之感。细细品读,其爱恨交织之情跃然纸上。悟精神内涵练生花妙笔喻体大观园 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再熟悉不过,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再熟悉不过,甚至不说不动,也能揣测出在想什么,想做什么,所以人们对一些事物也总喜欢用身体的器官来作比喻,也因此人们对这样的比喻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这样的比喻人们听起来、用起来就觉得形象、生动、亲切、感人。但凡文学作品之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平时说话时,能用一用人体比喻,顿觉谈吐不俗,幽默风趣,特有品位。这样的比喻是不是很美妙啊!那么,人体的比喻都有哪些呢?举几个例子先热热身吧:眉目——比喻事情的头绪[线索]心腹——比喻自己的人[亲信]手脚——比喻暗中采取行动[捣蛋]胃口——对事物的渴求的程度[欲望] 有些人特点鲜明、突出,人们往往把他们比喻成具有某种特点的动物,使语言显得特生动、形象。如: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笑面虎)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孺子牛)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千里马)下面这些人,你知道他们往往被比喻成什么动物吗?强横无赖,称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