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老师怎样和同学说话读后感(一)最终读完了《老师怎样和同学说话》,我被震撼了。这本书中,渗透了剧烈的情感:要关注孩子,关爱孩子,从说话的细节做起,要敬重人性,我们老师责任感是来自我们心底的爱对人类的爱,对孩子的爱。“我惶恐地意识到,我成了教室里的一个打算性因素,我个人的方法可以制造出教室里的情境,我个人的心情也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气氛。作为一位老师,我拥有巨大的力气来让孩子们过得苦痛或者欢快。我可以成为熬煎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为鼓舞孩子的火花,我可以带给他们羞辱或者快乐,也可以带给他们损害或者挽救。在全部的状况下,一次危机是突然升级还是逐步化解,一个孩子是获得进步还是日益堕落,我的态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回想我们曾经因为同学拖欠作业而火冒三丈,回想自己平常或许不经意的话语曾损害过同学,而我们却毫不知觉回想起考试前班上一个小东西淘气地跟我说:“老师,我喜爱观察你的酒窝,要是你能像从第2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前一样多点smile,那就太好了!”我汗颜!书中用很直白的方法告知我们,老师在孩子人生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老师要糊涂地看到自己的独特功能,对孩子的训练是对爱的传递,职业的责任感是保证这种传递最有效的基本措施。这让我想起了《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大家来到校内后,校长说:“怎么样?都预备好了吗?这次可是又坐火车又坐船呢?大家千万留意不要走丢啦!好,动身!”校长就这么轻松的说了几句就让同学动身了,而且路上显得特别的宁静,不像我们平常要到什么地方去的时候,需要这个领导讲,那个领导讲,还要几个老师包一个班级等等。书中是这样解释的:“巴学园的同学们从来没有人教过他们什么”走路上要整整齐齐排成一行“,”什么是在电车里要宁静“,或者什么”吃剩下的食物不要任凭乱扔“啦等等。一些良好的品德和作风,例如:见到比自己小或者体弱的人就推推撞撞,甚至欺侮人家是可耻的;看到不干净的地方就要顺手打扫洁净,尽量不要给别人添第3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麻烦等等,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中渗入孩子们心灵中去的。”看来对孩子们的好习惯养成真的不是用“说叫”和“管教”能奏效的。我们平常除了大堆的说叫,让孩子们烦透了,就是用强制的手段卡同学。把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孩子,限制得和木头人似的。我们看到现在的报纸上又不断的消失了一些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就如:某某学校的同学又把老师给杀了,某某学校的同学把退休的反聘的老老师羞辱了一番这些都是上了报纸的,而那些还没有透露出来的就更多了。我们的老师是不是应当反思我们的训练方法?我们的家长是不是也应当反思我们的教子方法了?当然从大环境看,这不是某一个学校的问题,更不是社会上所说的老师素养底下等等简洁问题所能解释得了的,我们要反思我们的整个训练,反思我们的训练观念。我现在越来越怀疑同学的思想品德是不是靠每周上两节“品德与生活”课就行了呢?或者让每一科的老师在教他们的课时都给同学们渗透“思想训练”就可以训练好同学了?教数学的我们常常在犯难,怎么了?第4页共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因为1+1=2、什么是三角形和同学的思想品德很难挂起钩来啊!既是这样能训练好,那同学们每天在“冲突”训练的环境中,也不行能受到良好的训练。什么是“冲突”训练呢?这是我暂且用的一个说法,实际就是: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每天在喊“要给同学减轻负担,不允许给同学补课”,规定了一二班级同学不允许留书面作业,可我们又是怎么做呢?学校在查我们的作业完成状况,而我们得给同学讲了许多无奈:两套书即使是在选做,光在校的时间也还是不能完成的,这样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训练同学,我真的在担忧我们的孩子们是在接受“训练”还是在接受“教唆”?怪老师吗?老师喊冤枉。那是要怪谁呢?答曰:不知道。老师怎样和同学说话读后感(二)作为一个老师,一个特别普遍的训练行为就是通过话语和同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