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未择之路》简单观感前晚,电影《未择之路》在成都首映,看完回家路上和 Judy 一路聊天,Judy 说聊了不如写写。 其实,刚看完的作品,通常不怎么好评价,因为容易情绪化。不过简单写写,写的仅仅是个人的简单观感,不见得好,也不见得准确。 想了一下,我们之所以还聊这电影,是因为这电影有它想说的东西。一部作品有想说的东西已不容易了,看看现在的影视产品就知道为何不容易。当然,政策、市场、钱都是压力(一个业外人士的胡乱猜想!) 所以,看一部作品或者是好作品时,会感觉得到导演、演员、故事都是活的,有呼吸有痛感,哪怕是笨拙的。而产品,会让人觉得导演、演员、故事都是傀儡,像二维纸人,让人疑惑、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在操纵这些呢? 说远了,还是说回电影《未择之路》,它究竟说了什么?说得好不好? 电影主线是这样三个人。生活正极度糟糕的离婚男人二勇:王学兵演得很好,把这个在失败倒霉中挣扎的男人演得丰富实在,撑起了这部戏。 二勇用前妻的房子做抵押,借钱弄了个鸵鸟养殖场,在戈壁滩上,经营还没后续,借款却到期该还钱了。债主上门要钱,丢下一个绑架的小男孩让他看管两天。 演小男孩乐乐的小演员朱耕佑演得很不错。小男孩是个孤独的倔娃,小小年纪就被迫目睹了成人世界的无望、失败和不堪,还要跟着一起承受这些不堪。好在也还有一些许温情。 二勇开车带着小男孩上路,去以前的家找前妻,因为前妻还不知道他把房子抵押了。行车路上,车被人爆胎,这一大一小两人只好赖着搭了辆大卡车。 卡车司机是个暴脾气的女人,男人跑了四年,音讯全无,女人独自跑长途拉货,在一群糙男人中讨生活。女司机小眉是马伊琍演的,感觉略微木了些,少了些层次,可能是这角色实在不大适合她吧(马伊琍应该更适合演都市女人)。 电影前半段就这样展开了,可以说铺得还不错。几个莫名其妙因为一些事件而遇到一起的陌生人,作为普通人、小人物挣扎在生活中的那些味道都开始有了。 不过,随着路程的延展,故事的推动,电影到后半段有些让我意外。剧情开始加多,事件多了,戏剧化的东西多了,节奏快了。可能喜爱剧情化的观众会喜爱。我个人的感觉,这时却恰好是需要沉下来,往深里细里走的时候,让人有回味的时候。因为喧闹倒是喧闹了,却也浮泛了。反而把前半段那种人和生活的味道削弱了下去。不知剧情化是不是或许有票房的顾虑在?或者是把控度的原因?不知道。 这部电影是导演的处女作。电影自然有瑕疵,没有好到期望的那样。但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