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的护身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 《奇异的护身术》是河北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 9 课内容。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有四个内容:葵花向阳、燕子南飞、仙人掌的刺以及奇异的护身术,这四课共同告诉了学生一个大自然总法则“适者生存”。奇异的护身术这一课探究的主要问题是动物保护自己、躲避敌害的防备方式。通过这一课的探究,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同时,为下一单元讨论人与环境的关系奠定能力与知识的基础。二、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年龄在 9—12 岁之间,已经对外界事物与现象具有一定的观察与探究能力,再加上学了两年多的科学课程,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了总体的认识,所以,只要老师引导得法,他们更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根据老师询问调查,发现学生对动物各种各样的防身术相当感兴趣。这些有利因素,老师要善于运用到课堂上。三、教学目标设计 1.能通过认真观察,发现各种动物是通过什么方式隐藏自己的。 2.能归纳出保护色、拟态的概念。 3.能通过与其他同学沟通,找到问题的结论。 4.能通过观察发现人们是如何利用动物拟态或保护色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观察、分类、收集资料等形式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动物利用保护色和拟态来保护自己的具体实例,增强对生物适应环境的理解。五、说教法与学法 1.引导发现法。 2.自主探究法。3.小组合作学习法。六、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老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小壁虎被蛇咬住尾巴后,丢弃尾巴逃走,过一段时间尾巴又长出来了。)看了这段内容,你想说些什么? 2.在学生的回答中老师顺势导出课题。 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功能,它舍弃尾巴保全了性命,真是高呀!那自然界中其他的动物又是如何保护自己、躲避敌害的呢?这就是我们今日要探究的问题——奇异的护身术。设计意图:我创设这么一个情境原因在于首先小壁虎用断尾巴的方式躲避敌害、保护自己与课题内容相吻合。其次这个耳熟能详的小故事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去积极思考问题:小壁虎舍弃尾巴有什么好处?既而推测别的动物是不是也有保护自己的高招呢?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始,在这样的情境中他们兴趣盎然地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期望,进行积极自觉的探究。(二)主体探究 活动:它们在哪里?1.老师展示图片,组织学生观察。 找找看,它们在哪里?2、认识保护色、拟态概念。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