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线的弯曲规律及成因纵观各类等温线图,其弯曲规律及弯曲成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不同地形、地势下等温线的弯曲规律及成因 即同纬度地区,南、北半球等温线遇高地向低纬凸出,遇低地向高纬凸出。如遇山地、高原、丘陵向低纬凸出;遇山谷、盆地向高纬凸出。其原因是在大气对流层中,气温垂直递减,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同纬度山地气温低,谷地、盆地气温则相对高,等温线就产生了弯曲。大气对流层中,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遇山地,等温线则向低纬凸出,说明比同纬度地势低的地方气温低,遇谷地、盆地,等温线则向高纬凸出,说明比同纬度地势高的地方气温高。如北纬 30°上的等温线无论冬夏季节,等温线遇青藏高原则向南凸出;遇四川盆地,等温线则向北凸出。等温线分布规律基本与等高线平行,其走向和山脉、谷地走向基本一致。如 2025 年全国高考文综 39 小题,10℃等温线遇到太行山脉向南凸出,其走向与太行山脉走向一致,其原因是受地形影响。 二、不同热力性质下等温线的弯曲规律及成因 夏季,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热容量不同,热容量小的陆地增温快,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热容量大的海洋增温慢,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冬季,两者等温线的凸向则相反。据此,我们可得出全球等温线的弯曲规律:一月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北凸出;七月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出。北半球陆地多,等温线弯曲度大,其主要是受到海陆分布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南半球大面积为海洋,性质比较均一,等温线比较平直,基本与纬线平行,其主要是受纬度的影响。 沿海地区,由于陆地、海洋热容量不同,同纬度气温的变化特点则为:冬季,同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夏季,海洋气温低于同纬度陆地。等温线走向基本与海岸线平行。 同纬度的草原、森林、沙漠、江湖热容量也不相同,等温线也会发生弯曲。夏季,等温线遇沙漠则向高纬凸出,遇河湖则向低纬凸出。城市和农村热容量也有所区别,城市人口多,工业集中,地面多为石质,其热容量小,夏季,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农村人口较分散,地面多为土质,植被覆盖率高,热容量大,夏季等温线则向低纬凸出。 三、不同洋流性质下等温线的弯曲规律及成因 即等温线遇暖流向高纬凸出,遇寒流向低纬凸出。受洋流的影响,等温线分布基本与海岸线平行。如欧洲西部气候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基本与海岸线平行。 等温线是诸多等值线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