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 2013 届高三一轮复习资料(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3.1 顺乎世界之潮流 教案一、教学内容:专题三 第一节 “顺乎世界之潮流”二、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过程与方法】搜集相关资料,培养和训练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和科学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及特点难点:分析他们思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四、教学过程【整体感知】中国近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华民族面临生死抉择。面对民族危亡,中国近代的仁人志士代表不同的阶级,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提出挽救危机的思想主张。【总体认知】一、顺乎世界之潮流二、新文化运动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根据表格,阅读课本】派别代表主张活动特点评价地主阶级抵抗派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第一框题 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背景: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派别代表主张活动特点评价地 主 阶级抵抗派林技术,器物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姚《康輶纪行》徐《瀛环志略》第二框题 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1第一框题 睁眼看世界【看图回顾】1、下图上的人在做什么?由这样的事件引发了中国历史上重大的事件是什么?此事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中国此时面临哪些危机?中国人有过哪些方面的挽救举动?3、请结合课本第 42 页—44 页 几 段 内 容 找 出 : 面对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是什么反映 提出了哪些思想主张?有哪些实践活动?4、温家宝总理曾经引用林则徐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好处,就不会计较个人的生死,又怎么能考虑对、自己是祸是福而选择逃避或追求呢。反映了林则徐一心为国家安危,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无私无畏精神。5、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 夷 而 作 。 << 海 国 图志·序>>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利用外国先进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第二框 维新变法列举事例,介绍人物和背景第三框题 走向共和 首先依据教材,通过概括、分析、归纳,比较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问题探究:试分析中国人对中国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