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1915-1919)二、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辨证分析历史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联系前面所学历史知识,加深对当时社会形势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知道历史的进步并不是直线式的,经常会有曲折,甚至还出现倒退的现象。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四、教学过程【整体感知】中国近代前期,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仁人 志士如康有为、孙中山等都积极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辛亥革命后,在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又出现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进步潮流(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即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性质:一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文化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运动)。——第三次;也是一场文学革命。第一框题 《新青年》的新觉醒一、背景1)政治方面: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反动的政治势力向革命势力猖狂反扑,妄图复辟帝制。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3)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昌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而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但是,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直接原因)二、兴起时间序幕前期指导思想(旗帜)活 动 中心代表人物1915《 青 年 杂志》 的创办民主与科学北 京 大学陈独秀、李大 钊 、 胡 适、鲁 迅思考:“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新青年·敬告青年》《新青年》是一本主要宣传什么思想的杂志《新青年》是一本主要宣传民主、科学思想的进步杂志。民主: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1的推崇而定于一尊,皇权则借助孔子的学说而合法化。所以,在新文化运动主将们的眼里,孔子就是专制帝王的护身符,批判尊孔复古就是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第二框题 高扬科学民主大旗 陈独秀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吴虞在《说孝》一文中,提示“孝”的真谛,是“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制造顺民的大工厂。”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为猛烈。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