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联村党委促脱贫工作情况五篇 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必须把成效体现在服务中心工作、推动管理提升上。今日我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党委党建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委党建范文】一 带动进展农业特色产业 320 万亩,形成万亩以上产业基地 15 个,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 4.2 亿,带动 306 个村摘掉"空壳村"帽子,促进 10.8 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这组数据,是贵州六盘水市在脱贫攻坚中,推动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组建联村党委取得的成绩。 为破解农村资金散、资源散、人心散、思想散"四散"难题,近年来,六盘水市根据因地制宜、地域相邻、产业支撑、优势互补、共同进展的原则,实行村村(居)联建、村企联建、村园联建等方式组建联村党委,推动区域资源整合、合力攻坚。截至目前,全市共组建 99 个联村党委,覆盖了 55 个乡(镇、街道、社区)、383 个村、90 个非公企业、73 个专业合作社、1.7万群众。 村村联出致富路 "我是鱼纳村的,以前在家就种苞谷,一年到头能保证好温饱就不错了。现在在酒厂上班基本工资就是 20xx 元,加班有加班费,厂里还包吃包住。"岩博酒厂包装线上,工人沈米术熟练地检装着"人民小酒"。 盘州市岩博村,是六盘水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在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的带领下,特色养殖、岩博酒厂、火腿加工厂、乡村旅游等产业搞得红红火火。 "一家富不是富,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岩博村向上级党组织申请,与相邻的苏座、鱼纳两个贫困村一道成立岩博联村党委,以强带弱,共同进展。 联村打破了区域壁垒,苏座、鱼纳两个贫困村的村民也能"搭车"岩博。联村党委帮助苏座村、鱼纳村 10 户村民申请"特惠贷"1500 万元参加岩博酒业经营,每户每年保底分红可达 3000 元以上,建立了利益共享机制。同时,联村党委因地制宜,在下辖的 3 个村进展刺梨、核桃等产业共计 6190.23 亩。 村企联出产业链 六枝特区郎岱镇是全省有名的"粮仓",但这里的群众日子虽过得去,兜里却始终不鼓。向着"粮仓"的名号,20xx 年 4月,六枝特区呈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信心满满地"落户"郎岱,从事学校营养餐食材配送。不料一开始公司董事长曹城祥就焦头烂额,本地货源不成规模、没规划,从外地运成本又高。 "必须要与村里联动起来,大家一起抱团进展、互利共赢。"在镇党委的支持下,公司与附近的青龙村、驿陇村和坝子村党支部一起组建"村企融合型"联村党委。 在联村党委的协调、帮助和引领下,公司通过"三变+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