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一,简介中文名称:细胞因子 英文名称:cytokine 定义 1:一组由多种细胞所分泌的可溶性蛋白与多肽的总称。在 nmol/L 或 pmol/L 水平即显示生物作用,可广泛调控机体免疫应答和造血功能,并参加炎症损伤等病理过程。 所属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免疫系统(二级学科);免疫分子(三级学科) 定义 2:由免疫系统细胞以及其他类型细胞主动分泌的一类小分子量的可溶性蛋白质。包括淋巴因子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趋势化因子和集落刺激因子等。是免疫系统细胞间,以及免疫统细胞与其他类型细胞间联络的核心,能改变分泌细胞自身或其他细胞的行为或性质,通过与细胞异的膜受体而起作用。 所属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激素与维生素(二级学科) 定义 3:细胞释放的可影响其他细胞行为的蛋白质。常指在免疫反应中起细胞间介导物作用的分子。所属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免疫(二级学科)二.细胞因子的分类(一)根据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种类不同分类 1.淋巴因子(lymphokine) 于命名,主要由淋巴细胞 产生,包括 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和 NK 细胞等。重要的淋巴因子有 IL-2、IL-3、IL-4、IL-5、IL-6、IL-9、IL-10、IL-12、IL-13、IL-14、IFN-γ、TNF-β、GM-CSF 和神经白细胞素等。 2.单核因子(monokine) 主要由单核细胞 或巨噬细胞产生,如 IL-1、IL-6、IL-8、TNF-α、G-CSF 和 M-CSF 等。 3.非淋巴细胞、非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主要由骨髓和胸腺中的基质细胞、血管 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细胞产生,如 EPO、IL-7、IL-11、SCF、内皮细胞源性 IL-8 和 IFN-β 等。 (二)根据细胞因子主要的功能不同分类 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1979 年开始命名。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或其它非单个核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在细胞间相互作用、免疫调节、造血以及炎症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凡命名的白细胞介素的 cDNA 基因克隆和表达均已成功,目前已报道 IL-1-IL-15。 2.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 根据不同细胞因子刺激造血干细胞 或分化不同阶段的造血细胞在半固体培育基中形成不同的细胞集落,分别命名为 G(粒细胞)-CSF、M(巨噬细胞)-CSF、GM(粒细胞、巨噬细胞)-CSF、Multi(多重)-CSF(IL-3)、SCF、EPO 等。不同 CSF不仅可刺激不同发育阶段的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增殖的分化,还可促进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