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铁、铜及其化合物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2分)1.(2019·湖南永州高三模拟)“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对指南针已有详细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磁石的主要成分是()A.Fe3O4B.Fe2O3C.FeOD.CuFeS2答案A2.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答案B解析2Na2O2+2CO2===2Na2CO3+O2,Na2O2变为Na2CO3,固体质量增加。3.(2019·江西南康中学高三模拟)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常见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选项古诗文化学知识A《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利用焰色反应B“《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惟玻璃可”盛。强水为氢氟酸C《诗经·大雅·“”绵》:堇茶如饴。郑“玄笺:其所生菜,虽有性苦者,甘如饴”也。糖类均有甜味D“《梦溪笔谈》中对宝剑的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高答案A解析“钠的焰色反应是黄色的,钾的焰色反应是紫色的,通过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可判断该鉴别方法利用了焰色反应,故A正确。4“.《本草图经》中关于绿矾的分解有如下描述:绿矾形似朴消(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下列对此段话的说明中正确的是()①绿矾又称胆矾,化学式为CuSO4·5H2O“②绿矾的分解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③色”赤物质可能是铜单质④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硫酸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B解析绿矾和胆矾不是一种物质,胆矾又称蓝矾,化学式为CuSO4·5H2O,绿矾的化学式为FeSO4·7H2O,①错误;由描述信息可知,绿矾的分解过程中生成了红色的氧化铁,Fe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了,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②正确;色赤物质可能是Fe2O3,③错误;FeSO4·7H2O分解生成氧化铁、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结合生成硫酸,则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硫酸,④正确。5.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并加热,反应后再加入水,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答案D解析铜与浓硫酸反应后硫酸浓度仍较高,不能把水加入反应容器中,A错误;Cu与Cl2常温下不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反应,B错误;CuCl2水解生成的HCl易挥发,加热蒸干CuCl2溶液得不到CuCl2固体,C错误。6.下列关于Fe3+、Fe2+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备Fe(OH)2沉淀B.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氯化铁晶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此现象不能确定溶液中含有Fe2+D.向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Fe2+被氧化答案C解析反应开始时生成的氢气进入B中,可排出空气,防止生成的Fe(OH)2被氧化,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C,A中FeSO4溶液被压入B中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2,故A正确;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Fe3+因水解而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可先将氯化铁晶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故B正确;Fe3+与Fe反应可生成Fe2+,则向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Fe2+被氧化,故D正确。7.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Fe2++I2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Ba2++3OH-===Fe(OH)3↓+BaSO4↓D.1L0.1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gFe答案D解析Fe3+与苯酚发生反应,A错误;离子方程式中电子得失不守恒,电荷不守恒,B错误;没有遵循物料守恒原则,C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