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会 承古开新摘要:刘自椟教授是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以他在篆书艺术上的成就,被列入当代中国一流书家之列而享誉海内外。他的篆书线条圆动婉通,力弇气长;结体宽厚磅礴,气概如虹。不仅具有通会之致,而且内含自然之美。关键词:刘自椟;篆书;特质中图分类号:J292.1/H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25)05-0001-03作为真、草、隶、篆四体之一的篆书,一直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她如书中贵族、书中化石,高古而质朴,典雅而谨严,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艺术生命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书法爱好者潜心研习。自秦代以降,涌现出了诸如李斯、李阳冰、徐铉、党怀英、泰不华、邓石如、吴昌硕等享誉盛名的大书法家。放眼当代,刘自椟教授以其在篆书艺术上的成就著称书坛。刘自椟(1914-2001),亦属自读、自独、嵯峨山民等,号迟斋。1914 年 2 月 8 日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与当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同乡。三原是关中名邑,自古就以文人蔚起、学风盛行而享誉海内。从中学起刘自椟即师从陕西著名学者贺伯箴先生学习诗文、书法。贺先生曾任陕西省图书馆首任馆长,学识宏富,才气过人,于书法四体皆工,尤以篆、隶见长,时人得其纸片者皆奉为枕中秘宝。在贺伯箴先生的熏陶和影响下,刘自椟早年即临习《峄山碑》、《会稽石刻》等先秦碑刻,后遍临清代邓石如、吴昌硕等诸位书家,并广泛地吸取甲骨文、金文法帖特点,博采众长,成为当代蜚声海内外的篆书大家。其篆书以大篆为基调,融大、小篆为一体,用笔逆入平出,藏头护尾,守黑飞白,高古浑厚,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日本《知远》书道杂志 1990 年 7 月出刊特集评价刘自椟教授为当代篆书第一人。日本高崎书道会会长金泽子卿先生曾诗云:“学古创新风气披,天真流露最清奇;绝伦妙笔凌秦汉,自椟名声海外知。”新加坡书坛名宿潘受评赞刘自椟教授:“瘦硬痛甚老不枯,别开生面继三吴;刘翁才气何精悍,古篆名声冠古都。”1979 年日本书家渡边寒鸥在西安会见刘自椟教授后赠诗云:“二十年前识大名,今春幸得逅古京:人书再逢人书健,不老豪端凛凛鸣。”当代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曾评价刘自椟教授的篆书:“刘自椟以刚与柔与渴三种因素互相渗透奠定了他成为当代颇有成就的篆书家的地位。”刘自椟先生的篆书之所以会享誉海内外,主要源丁他鲜亮的艺术个性。一、圆动婉通 力弇气长篆书最大的特征就是圆中有劲直之美。篆书线条只有劲拔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