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教案1第 1 章 色彩原理与色彩构成第 1.1 节 色彩构成的定义及物理属性1.1.1 色彩构成的定义色彩作为视觉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的正常生活。美妙的自然色彩,刺激和感染着人的视觉和情感,陶冶着人的情操,提供给人们丰富的视觉空间。 我们认识色彩基本上有以下途径:1、日常生活的接触(各类色彩环境、场所、物品、人物、自然景色等)。2、对色彩的科学讨论,色彩设计的讨论,色彩体系理论讨论及色彩资料的收集、研制和创新。3、艺术门类对色彩的艺术性表现。如造型艺术、电影戏剧艺术等,对色彩进行艺术形式美的、融入艺术家个人情感和艺术造诣的个性化表现。实践是先于理论的,多观察、多体验、多搜集是认识色彩的前提。看一部经典的电影名著读一本精致的美术画册,观摩一次高水平的设计或美术作品展览,欣赏一场好的歌舞戏剧或音乐会,也许是你可以在特定的时空里集中欣赏玩味和揣摩艺术家们如何在他们的作品重运用色彩的绝佳机会了。 色彩构成的定义:在色彩方面,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的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根据一定的色彩规律去组合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制造出新的、理想的色彩效果,这种对色彩的制造过程,称为色彩构成。1.1.2 色彩的物理性质1.1.2.1 光与色没有光便没有色彩感觉,人们凭借光才能看见物体的形状和色彩,从而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没有光线的情况下,就没有视觉活动,也就无所谓色彩了。在整个电磁波的范围内,不是所有的光都有色彩感觉,只有波长在 380-780nm(纳米)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这段波长的光在物理学上常叫做可见光谱或光谱色。 1.1.2.2 物体色、环境色、光源色与固有色物体色-具有最基本的两种表现形式:物体表面反射 光所呈现的颜色叫表面色;透过透明物体的光所呈现的颜色叫透明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当白光照射到物体上时,它的一部分被物体表面反射,另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剩下的透过物体穿过来。对于不透明物体,即不透光的物体,它们的颜色取决于不同波长的色光的反射和吸收情况。假如物体几乎能反射所有色光,那么这个物体看上去是白色的,假如这个物体能吸收几乎所有的色光,那么这个物体看上去是黑的。环境色:某一物体反射出一种色光又反射到其它物体上的颜色。一般来说,物体受环境色影响,在背光部分以及两种不同物体相接近或相接触部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