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云雀的心愿》课件【三篇】 苏教版小学语文《云雀的心愿》课件篇一 教材分析: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科普童话故事。课文以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旅程中经过沙漠、大河上空以及最后回到森林后的所见、所闻、所言,从中感受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和森林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分角色朗读对话。 2.理解“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的原因(即森林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3.学会“总—分—总”的构段方法,并用“可以……可以……还可以……”造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品读,认识到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难点:学会“总—分—总”的构段方法,并用“可以……可以……还可以……”造句。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课文内容。 2.利用微课教学,突破难点“总—分—总”的构段方法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云雀的心愿到底是什么?小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吗? 出示:森林是重要!(指名一人读) 森林是太重要了!(指名两人读)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全班齐读) 二、精读课文,理解森林的重要性。 自由读课文,思考:小云雀和妈妈飞到了哪三个地方这三个地方的特点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呢? 1.沙漠:漫天飞舞、贫瘠、乱砍滥伐(第 2—4 自然段) (1)指名读,质疑释义。 (2)由此看出森林具有什么作用?(防风固沙) (3)体会人物心情,分角色朗读对话。 2.大河:浑黄、脱缰的野马、咆哮、冲垮、淹没(第 5—10 自然段) (1)指名读,读出词语的意思。 (2)指导比方、拟人修辞(脱缰的野马、咆哮) (3)由此看出森林具有什么作用?(蓄水保土) (4)森林是怎样蓄水的呢?(“从上到下”的写作顺序指导) 树冠——挡住雨水 苔藓、枯枝败叶——吸收雨水 土壤——储存雨水 (5)“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指导反问语气作结) (6)体会人物心情,分角色朗读对话。 3.森林:凉快、空调器(第 11—13 自然段) (1)指导朗读第 12 自然段,读出小云雀回到森林后的愉悦心情和感叹语气。 (2)为什么会凉快呢?指导朗读第 13 自然段。 (3)由此看出森林具有什么作用?(调节气温) (4)体会人物心情,分角色朗读对话。 过渡:通过前半节课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