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_第1页
1/26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_第2页
2/26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_第3页
3/26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伤寒论》缺失条文注释摘自《胡希恕越辨越明释伤寒》阳明篇缺失诸条第 231 条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释】阳明中风,即太阳中风转属阳明。弦为少阳脉,浮为太阳脉,大为阳明脉。腹都满即上下腹俱满,为里有水气。胁下及心痛,指胁下及心下俱痛,属少阳证。久按之气不通,指按其胁下和心下稍久则觉气息窒塞,呼吸困难。鼻干属阳明证。不得汗即不得汗出,属太阳证。嗜卧属少阳证。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为黄疸病。有潮热,时时哕,属阳明证。耳前后肿属少阳证。由以上的脉和证可知,此为三阳并病而又并发黄疸者。刺之小瘥,谓用针刺治疗,耳前后肿已略微减轻之意,但仍不得汗出而外不解。病过十日而脉续浮者,可与小柴胡汤治之。若脉但浮而无余证者,则可与麻黄汤。至于黄疸病,虽以利小便的方法治之,而仍不尿,腹内水气不消,故腹满有增无减,并加哕甚者,则胃气大衰,故不治。【按】本条是黄疸而现三阳并病的重症,治从少阳而用小柴胡汤。麻黄汤之用,实想不通,可能有错简。实践证明,黄疸型肝炎并发腹水者预后多不良,谓为不治不为无据。【注】①太阳中风本有自汗,但本条为黄疸病而现三阳并病的重症,在传变的过程中变为无汗。若有汗出,热得外越,还不至于到一身及目悉黄的严重程度。② 小便难为里有水气,水热互结于里,故发黄疸,一身及目悉黄。③ 有潮热为阳明证,时时哕乃水结于里,外不得汗,小便又难,气不旁通,故时时上逆而哕。④ 耳前后肿属少阳病,一般孔窍部位炎症以少阳证居多。【按】小柴胡汤亦治黄疸,加橘皮治干咳或哕逆,加石膏治腮腺炎及淋巴腺炎,用之屡验。据明代赵开美本,本条自“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以下单列一条。即使如此,据脉但浮而用麻黄汤亦不可解,有待后学讨论。第 245 条: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夜,大便因硬也。【释】脉象浮沉相对,浮为太过,属阳,沉为不足,属阴。阳脉微,指脉浮而按之微,即太阳中风的脉浮弱(浮缓)。阳脉实,指脉浮按之而不微,即太阳伤寒的脉浮紧。太阳中风则自汗出,若汗出少者,津液无大损伤,故谓为自和。若汗出多,致津液大量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