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学习心得双休日对《有效评课——观课议课的讨论与实施》学习,我深受启发,更使我对观课议课有了更深化的认识。“观课议课”的主题可以预先讨论和准备。在观课的过程中,大家就能有所选择地,把该观察的东西观察得认真一点。为了避开预定的问题和现象在课堂观察时扑空,预先确定的主题就要有一定的普遍性。因为课堂教学进展变化具有不确定性,所以还应该承认主题生成,鼓舞老师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课堂,讨论课堂,并把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与大家分享。把学习收获和我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我觉得“观课议课”具有以下的优点:一、“观课议课”更具有针对性和参加性。“公开课”不再是讲课老师的独角戏,它要求听课老师改变以往听课前对该课一无所知的情况,在讲课前,观课者充分与授课老师沟通沟通,了解该老师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考,她将从哪里着力,她希望观课者关注哪些教学环节,得到哪方面的反馈,从而通过共同商讨确定观课的重点。这样,观课者既能够兼具老师和学生的视角,充分感知课堂,对所需要观察的问题也能清楚地体认。同时,由于观察点的事先确认,“议课”避开了盲目性和泛泛性。观课和授课达成了教学共识,有着共同的思考对象,因此会形成观点的碰撞,实现“讨论讨论”的真正对话。授课者和观课者都是“议课”的参加者。每个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同,对学生及其学习过程有数不清的看法,对各种类型的课程内容以及教授这些内容的方法,也有无数看法,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议课” 通过对问题和困惑的讨论,关注探讨新的和潜在的进展可能性。议课的任务不是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讨论和揭示更多的进展可能以及实现这些可能的条件和限制。议课的过程,是授课和观课所有参加者不断拓宽视野、不断开阔思路的过程,使授课者和观课者实现了“双赢”。二、“观课议课”使课堂教学的讨论更具有深度和时效性。“观课议课”的着眼点,不再是关注授课者的个人教育行为,而是更多地把学生的进展作为关键点,看学生是否积极参加、是否主动探究、能否提出有价值问题、还要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得到充分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思想,和学生长远的进展以及老师的思想,教学细节等进行更深化更本质的思考和讨论。课后请授课者针对关键问题谈自己当时的想法,所实行处理方法的依据,反思可能导致的正反两方面的后果,及今后假如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将如何处理。观课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