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新人教版 班组 姓名 编号一.导学目的:1.学习孟子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治国思想以及今天的现实意义。把科学发展观和孟子的思想加以对比,科学发展观有更多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 2.孟子的论辩有什么特色?二.导学方法:1.反复朗读本文,达到背诵的程度。2.及时利用工具书查找不会的字词。《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词典》《辞海》。3.有条件的同学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4.和同学之间互相探究,读读、问问、辩辩、议议。三.导学重点:文中表现的孟子政治思想“仁政”包含哪些内容。(限于课文内容)四.导学难点:1.课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积累,词语和句子的特殊用法。 2.本文的说理方法及论辩特色。五.导学流程: 1. 解决作者及背景介绍,反复朗读课文,自己解决文中的生字词。方法:利用工具书。 王好( )战 弃甲曳( )兵而走 谷不可胜( )食也 数( )罟( )不入污池 涂有饿莩( ) 谨庠( )序之教 鸡豚狗彘( )之蓄( )2.通假字:直不百步耳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和同学一起共同探讨文中体现出来的治国思想包含哪些内容。 *4*合作探究:胡主席的科学发展观和孟子的治国思想相比有哪些优越性?. 5.本文孟子的论辩有什么论辩特色? 6.课文中有哪些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以及特殊句式。请同学们互相归纳,互相补充。 提示:A 多义:兵 胜 数 发 直 B 活用: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C 古今异义:河内凶 凶:1 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 或百步而后止 或: 兵刃既接 兵:谷不可胜食也 谷:数罟不入污池 数:树之以桑 树:7.特殊句式:倒装句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是何异于刺 人而杀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六*.课外延伸:熊鼎,字伯颖,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 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