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学经典与教育》复习测试题

《国学经典与教育》复习测试题_第1页
1/19
《国学经典与教育》复习测试题_第2页
2/19
《国学经典与教育》复习测试题_第3页
3/19
《国学经典与教育》复习题一、单选题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里的“庠序”指的是( B )A、官府 B、学校 C、家庭 D、社会2、“学而优则仕”概括了( A )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C )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孟子的( D )A、教育思想 B、学术思想 C、等级观念 D、民本思想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 ) A、《论语》 B、《学记》 C、《四书集注》 D、《孟子》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 )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是用反面事例来强调学习要( C )A、专心致志 B、磨练意志 C、持之以恒 D、深造自得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 D )A、朱熹 B、孟子 C、董仲舒 D、孔子9、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张的著作是( C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中庸》10、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集( B )中有充分反映。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中庸》11、《学记》要求“学不躐等”属于( A )教学原则A、循序渐进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直观性原则12、下列名言属于孟子说的是( D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一句出自( C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出自( B ) A、《学记》 B、《论语》 C、五经四书 D、《说文解字》15、“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就是《学记》强调的( B )。A、博学于文 B、开而弗达 C、强而弗抑 D、道而弗牵16、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 A )A、是非之心 B、进退之心 C、悲喜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国学经典与教育》复习测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