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城学校课题讨论阶段性总结 哈城学校课题讨论阶段性总结《前置性作业设计的作用》 我校课题组成员以新课程讨论与实践为背景,立足我校语文课教学实践的实际,以一线老师及初中学生为实践讨论主体,运用多元综合讨论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探讨总结以生为本的初中前置性作业设计教学的讨论。按课题组规定,已完成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的部分讨论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910 月制定子课题,制定计划,保证讨论工作正常开展 201*学年第一学期初,我们根据日月中心学校课题方案《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实践和讨论》,结合学校语文教学实际制定了子课题《前置性作业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方案实施学期计划,明确了学期讨论的内容和重点 1、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2、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3、改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二、201*.1112 月课题讨论的具体实施 课题的实施是课题讨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工作中,我校是这样实施课题讨论的 1、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老师的专业进展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个人的持续学习能力是影响老师专业进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课题组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和课余时间仔细研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的专著《教育走向生本》、《教育的春天》等有关渗透生本理念的书籍,并利用互联网大量阅读有关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等论文及书籍。在阅读的同时,我们及时做好摘记和读书札记,必要时在组内沟通读书心得。这种学习既丰盈了我课题组的理论素养,又提升了以理论为指导教育实践和教育科研的能力。2、教学相“”长,反复研磨各级各类研讨课、公开课,积极探究并尝试构建 以生为本 的课堂教学模式活动,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课堂是老师的主阵地。一年来,在这个课题的引领下,我组成员抓住每一次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首先,积极承担各级各类公开课的做课任务,积极发现自己潜在的优势,并在与别人的比较中找差距,扬长避短。如陈永生老师和马子清的《生本课堂在实践中的广泛性》研讨课、受到好评;201*年 9 月、10 月、11 月、我课题组成员到东峡、二中、波行、和平等中心学校去观摩学习生本展示课并倾听该他们讲述的有关生本理念,通过几次的经历与学习,发现我校在以生为本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式和操作方法上有自己的一些独到的见解,同时还存在不足。我们课题组尝“”试从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