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上册-6《木兰诗》教学设计-长春版1

七年级语文上册-6《木兰诗》教学设计-长春版1_第1页
1/6
七年级语文上册-6《木兰诗》教学设计-长春版1_第2页
2/6
七年级语文上册-6《木兰诗》教学设计-长春版1_第3页
3/6
《木兰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3、背诵全文。4、掌握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教学重难点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二、简介木兰其人及《乐府诗集》 花木兰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营廓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祠内现存元代立《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和清立《孝烈将军祠辨误正名记》石碑,详细记载了花木兰的身世、籍贯、业绩及历代修祠情况。近年来,又修复了木兰祠大殿等一大批景点。花木兰祠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乐府双璧另一:《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三、一读诗歌。1、正字音。 机抒 Zhù(织布梭子)可汗 kèhán 鞍鞯 ānjiān(马鞍下的垫子)辔头Pèi(缰绳)燕山:yān 胡骑 jì(战马)戎机 róng(军事)朔气 Shuò(北方)金柝 tuò(打更用的梆子)红妆 zhuāng(装饰,装扮)著我旧时裳 Zhuó(穿)傍地走 bàng(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2、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3、引导学生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依据故事的发生、进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概括本诗情节并复述故事。第一部分(1、2、3 段)写出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第二部分(第 4 段),写出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凯旋。第三部分(5、6 段),写出木兰,还朝辞官,功成身退,返回家乡,家人团聚。第四部分(第 7 段),吟唱诗歌的人用比方赞美木兰。四、二读诗歌。1、诗歌怎样写出故事的开始?这样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明确:诗篇由“唧唧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表明了木兰织布姑娘的身份。“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组对偶句表现出木兰停机不织,只是连声叹息,自然地引出母亲的发问,木兰的回答。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故事的开始。表现了木兰的勤劳孝顺。2、木兰的答话表明了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6《木兰诗》教学设计-长春版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