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观看《脱贫答卷》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3 篇 观看《脱贫答卷》学习心得 (一) 全面小康,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一个不能掉队。继江西井冈山市、河南兰考县率先脱贫摘帽后,近期全国 9 个省区市的 26 个贫困县通过专项评估检查,由省级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这是自 1986 年国家设定贫困县以来,首次实现贫困县数量的净减少,既为今后几年贫困县有序法律规范退出树立标杆、作出示范,也为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信心。 把好贫困退出关,是确保脱贫成效没有 水分 的关键一步。对此,中央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此次 摘帽 的 26 个贫困县,由 7 家第三方评估机构负责评估检查,始终坚持公正独立的第三方立场,严格把好工作程序法律规范关、入户调查质量关、问题户审核判定关、数据质量关,客观呈现脱贫成效。评估过程有这样一个细节:某贫困户的房屋认定比较模糊,评估组通过实地勘察,综合该户家庭情况和住房安全问题,最终判定该户为漏评户。这种客观、公正、较真的工作态度,确保了脱贫攻坚考核评估的公信力,说明贫困县退出不是自说自话、闭门造车,而是挤干水分、防止虚报,有着实打实的脱贫成效作为支撑。 有制度设计的硬杠杠,有各个环节的严把关,才能换来脱贫成效的实打实。党的十八大以来,6000 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 10.2%下降到 4%以下,在进展中国家中贡献了份额的减贫人口。能取得这样的 巨大成功 并非偶然,而是源于资金调配、贫困识别、产业进展、干部动员等一系列堪称 精准 的政策举措,体现着深刻的治理艺术。正如一位联合国官员的观察, 中国精准扶贫的理论和实践表明,通过良好的政治愿景、科学的扶贫战略、适宜的政策措施,实现整体脱贫是完全可能的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贫困县摘了穷帽,只是脱贫攻坚征程上的阶段性胜利,接下来还需要巩固脱贫成果、增强造血能力,防止返贫。主管部门提出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目的就是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为广阔群众建立稳定的心理预期。既无需担心扶贫干部会迅速撤离岗位,同时也要依靠自身努力尽快走上脱贫之路,在内外两股动力的助推下,脱贫成果将不仅得到人民的认可,更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降到 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 最艰难阶段 。从现在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大约 3 年时间,脱贫攻坚进入后半程;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