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商鞅变法课题分封制、商鞅变法主备主核初三备课组使用者课型复习使用日期 课时2.22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 掌握西周分封制,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教学难点: 西周分封制,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教学过程以史料引人西周的分封制:一.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西周初年)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荀子·儒效》注:古代的“封建”,政治名词,分封土地,建立国家。西周的统治区比商朝更大。为控制全国广阔地区,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 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去建立封国。这一制度历史上称为分封制。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 71 个封国,重要的有鲁、齐、燕、晋、宋等。封国的统治者为国君(一般称为诸侯)。二.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诸侯的权利和义务周王授予国君统治和管理所辖区域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国君必须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仪式,贡献珠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不承担这些义务的,将受到惩处。使用补充学 生 翻 译 古文,了解分封的目的两 句 话 的 含义:天子的权力高于一切记忆检查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周王让,在各地去建立封国。这一制度历史上称为分封制。 。 2、周王与受封诸侯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有:(1)权利:(2)义务: 拥戴 周王为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活动;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自己的子弟、亲戚和功臣以及一些古帝王的后代从周王那里得到土地和人民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商鞅变法一)商鞅其人其事.商鞅 .约前 390 年—前 338 年; 卫国人;.战国时期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又称卫鞅、公孙鞅。.典故: 徙木立信、商鞅变法、作法自毙、五马分尸。商鞅变法变法的背景是什么?1、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进展和社会的进步。2、秦国相对落后,遭到他国鄙视,落后就要挨打。秦孝公上台,决心改革内政,变法图强,富国强兵。变法的内容1、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私人土地所有权,按土地多寡来征税。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可免除徭役(统治者强制人民进行的无偿劳动)禁止弃农经商3、奖励军功。20 等爵位,不论出身,按战功授爵;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 功,就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