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勿忘国耻铭记历史本文勿忘国耻牢记历史由我细心为您整理,盼望这个勿忘国耻牢记历史作文范文可以帮到大家。历史会永久记住这一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在这一天,抗日战斗以中国人民的成功和日本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结束。岁月的脚步匆忙走过60年。黄河边上的硝烟已随风而散,历史仿佛已经远去。但是,从卢沟桥头卷起的那场战斗留下的教训却是刻骨铭心的。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那是永久的国耻,永久的奋争,也是永久的追思。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将那段历史仅仅理解为灾难与生气,而不从中查找其内在规律,理解其简单性,则同样辜负了那些身经灾难的一代人的流血付出。”那段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哀思欲绝的哀伤、洗刷不尽的血泪、永志追思的英烈和伟岸壮阔的史诗,更是追求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战的期盼、强国富民的决心、和谐邻友邦的祝福。第2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落后就要挨打血色黄昏:偶然背后的必定。68年前,一个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枪炮声震动了卢沟桥。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强行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枪炮相加,全面发动侵华战斗。勇敢不屈的中华民族也开头了长达8年的全民抗战。“七七事变”仅仅是近代日本侵华野心的总爆发。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对中国这块富裕的土地相视已久。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就制定了以鲸吞中国为核心的所谓“大陆政策”,在之后的70多年里,日本曾发动了14次侵略战斗,其中多次是对华战斗。1894年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斗,迫使战败的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与澎湖列岛;10年后又在我国东北土地上发动日俄战斗,强迫清政府承认日本在东北的势力范围。“进入大陆”的迷梦、畸形膨胀的野心,使得这个受中国传统文化恩惠最重的国家成为近代以来祸害中国最深的国家。第3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抛出了对华侵略总战略:欲制服中国,必先制服满蒙;欲制服世界,必先制服中国。趾高气扬的日本,已掩饰不住要彻底制服中国的野心。上世纪30年月初,严峻的经济危机加速了日本的侵略步伐: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占据我国东北地区,挑起侵华序幕,随后将枪口瞄向内蒙古、华北,步步进逼;1932年,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1933年,侵占热河省。回顾近代中日关系史,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详细战斗在某一地点发生可能有偶然性的,但同日本进行一场打算民族命运的生死大战却是必定的!中日两国之间为什么会开战?这背后的根源在哪里?一个岛国为什么能一步步地侵吞国土面积数十倍于它的大国?缘由是:日本发动侵华战斗,是其军国主义扩张野心不断膨胀的结果。战斗是两国实力的对抗第4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战斗是精神的较量,更是物质的对抗。“七七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然而,虚弱的国力,有国无防的现实,没有做好开战预备的民心士气,让西方的人们在惊异于中国人坚韧战斗意志的同时,也预言中国人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厮杀中前景非常黯淡。让我们来看一看开战之时,中日两国的国力和军事力气的对比。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工业产值为60亿美元,中国为16亿美元。日本年产钢580万吨,年产弹药可达50万吨,旧中国没有重工业基础,年产钢不过4万吨,年产弹药几千吨,武器主要靠进口。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军队让欧美列强也不敢轻视,而中国只有一个虚弱的中央政府和数十个各自为政的地方政府,经济结构、组织形态和技术水平都还停留在“前现代”的状态。谁都知道,一个脆弱乏力的国度与一支如狼似虎的现代化军队开战意味着什么。在淞沪战场长达3个月的战斗中,中国方面共投入70多万兵力,伤亡20余万人。史料第5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记载,当时的正面战场整营整连阵亡不是罕见之事,每日经由兵站送往后方的伤员常在万人以上。从西部内地行军赶到东南、华北前线的川军官兵们没有见过坦克,一些战士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