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复习课教学反思 说明文由于其写作目的,一般语言质朴平实,内容较易掌握。对于语文基础还不错的学生来说,到了应考复习阶段,他们通常会以为自己掌握好了,而不屑于花时间和精力去复习说明文。但是,往往这种浮于表面的认识,导致学生在真正做题的环节中错漏百出,因各种小问题而丢大分。对于老师来说,怎么样调动全体同学共同参加、乐于参加,并最终学有所获,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本次课例,是我第一次参加复习课教学竞赛,通过多次的磨课和科组各位前辈的指点,虽然依旧有很多不能尽如人意之处,但是我也收获颇丰。在录制这堂课的过程中,我自认为满意的地方有以下几点:首先,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导入环节即关注中下层学生的基本功是否扎实,查漏补缺。教学进行到最后的环节,试图让学生自己尝试来出一道选择题的选项,让优生能够真正明白出题人的命题意图,做到胸有成竹。以教为主导,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精心选择训练题目,使学生能够解决自己最薄弱环节的问题。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本堂课老师主讲的内容只有摸底情况反馈环节,以及学生方法归纳后的适当小结。因此,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有问题需要解决时,老师设计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同学共同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一堂课真正做到了学思结合。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取得各自的进步。其次,各环节设计巧妙。其一,用说明文知识大比拼的方式导入,既避开了因导入本堂课无关的内容浪费时间,同时也调动了气氛。简单的题目用填空的方式,较难的知识用连线的方式给学生提示,给中下生以鼓舞的同时,也无形中刺激了课堂中每一位同学的竞争意识,班级气氛真正活跃了起来。其二,中考训练场环节,先给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习题,然后给出 3 分钟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同时,展示答案要求用统一格式“A/…选项来自第…段,原文的意思是…,选项的意思是…,错在……。”这样的目的是能够给学生方向,不至于找不着北。也是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学会运用前面总结的筛选信息技巧:审题——读文——定位——整合。其三,“我来当考官”环节,学生有机会用出题人的思维来做题,来做到真正明白出题人的意图。当然,为了降低难度,给每个小组缩小了出题范围,限定了出题段落,而且能够出选择题的一个选项即可。在这次精心准备、仔细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