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 23 课《隆中对》导学案 好为《梁父吟》 遂诣亮 屏人 倾颓 度德量力 信大义 猖獗 殆 存恤 民殷国富 帝室之胄 诸戎 箪食壶浆 汉沔 ②、查阅有关本文的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知识,并记下来。 作者简介: 背景资料: 一、课标要求 1、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80 篇。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二、学习目标 1、翻译、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通过朗读课文,说出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3、能领悟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三、重点 1、朗读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四、难点预设 1、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 2、说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五、自学评价设计 通过自主学习达到学习目标 1 通过合作学习达到学习目标 2、3 六、学习内容及过程 1、合作探究部分(问题导学教学法) 自主学习: ①、朗读课文,解决字词的读音及写法。 ②、疏通文意,找出你认为的应重点掌握的词句,并记下难点。 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就文章的内容及写法方面提出自己的问题。 合作学习 问题 1、小组一起将自学翻译中的疑难在小组中探讨解决。 问题 2、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问题 3、诸葛亮怎样分析当时形势?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问题 4、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问题 5、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可回答以下几个小问题之后,综合作答。) 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 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 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 又论述了占据益州的必要性: 最后论述占据益州的可能性: 问题 6、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从各个方面描写刻画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从正面写他的非凡理想;徐庶向刘备推举诸葛亮,则从侧面来写。请再找出文中正面和侧面描写的例子。 展示沟通 ①、先展示课文的翻译,并点出应掌握的重点及难点的字词...